入朝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她被安置在一個微末的職位上,掌管一些無關緊要的文書檔案。和不少貴女一樣,一個閒職。
呂雉沉默著,如同滴水入海,不起波瀾。每日最早到官署,最晚離開。
她整理的檔案,條分縷析,索引明晰,連最苛刻的老吏也挑不出錯處。
並不急於展現所謂的“經天緯地之才”,而是像一株藤蔓,悄無聲息地延伸自己的根係,通過那些冰冷的竹簡,觸摸著這個龐大帝國的肌理與脈絡——
稅賦的流向、刑名的尺度、郡縣官吏的升遷貶謫、各地物產的豐饒與匱乏。
轉折點是一次廷議,她終於一鳴驚人,展現出對恢複秩序異乎尋常的天賦。
這本就是原本曆史上她所擁有的。
帝王多看了她好幾眼。
有些事情,在國家的層麵上,做起來可比說起來難了百倍不止。
柴敬在宮中聽聞,隻微微一笑,對嬴炎說:“此女如璞玉,初現鋒芒矣。”
帝王不置可否,但此後交給呂雉的事務,漸漸多了起來,也愈發核心。
這一日,嬴炎召她入宮,麵前攤開的是一幅巨大的帝國輿圖。
“關中大旱,蝗災繼之。丞相府與治粟內史衙署議了三條對策,爭持不下。”
嬴炎似乎很隨意,“呂雉,你如何看?”
真正的考驗,來了。
她想,她是幸運的。
幸運與她的君主似乎對女官並沒有什麼區彆對待,看臣下的眼神有一種相同的冷意。
挺好的。
科舉製推行的同時,她和柴姐姐同時決定把把女子列入可科考的範圍之內。
柴敬負責拋出問題,問:“單獨開設女科嗎?”
呂雉反問:“為什麼要單獨開設女科?”
“她們如果考不過彆人,不管那個彆人是男是女,都應該滾回家啃老本去。”
柴敬:“那生育問題?”
呂雉笑:“陛下科考的要求都非常嚴苛,三十歲能考上已經是年輕有為;這不就是一種篩選嗎?”
三十歲了,當然早就有了孩子。
要難產而死早就死了。
三四十歲起步的女人還想生孩子?到底是有多想不開?
如此想不開的女人,從一開始就不可能考上。畢竟陛下的一階一階的考試……那是真的非常考驗身體和意誌力。
柴敬也不理解自己為什麼下意識考慮生育的問題。
是了,不說其他時候,就現在嬴炎的朝堂,平均年齡是四十幾歲?最年輕的是嬴炎本人,也三十好幾了。
在平均年齡隻有四十歲前後的現在,居然會考慮四十幾歲女子的生育問題?
柴敬說:“我一定幫你。”
在大秦,太後的權重何其之重?
宣太後和趙姬有話說。
後來,一切都如呂雉所想。
她給後來者留下了“火種”。
希望未來的淑女們能珍惜。
喜歡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請大家收藏:()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