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低頭,見外甥正睜著那雙清亮的眼睛望他,手裡還小心護著兩枚鳥蛋。
“罷了,”衛青揉揉孩子的頭,“明日我休沐,帶他去軍營轉轉。”在允許範圍內,是可以帶著家屬的。
衛少兒一驚:“他才三歲!”
“無妨,就在外圍看看馬。”衛青頓了頓,輕聲道,“我總覺得...這孩子不該困在這四方院子裡。”】
<啊啊啊衛青真的好寵!>
<這就是名將之間的互相吸引嗎?三歲就帶進軍營!>
<霍去病:舅舅最好啦!>
<話說剛才去病跳下來的時候,衛青接得也太穩了吧?這就是未來大將軍的實力嗎?>
韓信:“嗯?這個霍去病的舅舅也是一位有名將軍?”
項羽:“我都能看出來,你看不出來啊?”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都武舉第一了,最次也能當個將軍吧?
韓信白了他一眼。
日常著實是沒什麼好看的——意義不大。故而不少人都找先祖閒聊了起來。
其中嬴炎特意找了堯舜禹這三位,拱手一拜:“小子後世大秦王室子弟,伯益的後人。”
伯益,嬴姓,是舜帝和禹帝的重要臣子,也是中國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
大禹治水的得力助手,以及禪讓製中禹指定的繼承人。
至於禪讓製為什麼終止?那誰知道?
舜和禹恍然大悟。
然後禹有些尷尬的一笑。
他當年有意隱居,臣子三請三拒這才“勉為其難”上位,故而與伯益說這樣才是正確的。
再加上自己死前留的後手……想也知道,在他死後位置必然是自己兒子啟的。
隻是誰能想到?隔了那麼長時間,天下之主的位置自動回到嬴姓了。
這段曆史在秦的史書當中有記載,不過多了些許為先祖掩飾失敗的一些借口。
嬴炎:“您當年,確實是想要禪讓給我先祖的吧?這件事情被記載在史書上,一直流傳,無數人讚歎您的美德。”
把人架起來誰不會?
“隻是可惜,因為先祖不愛權財,這才放棄了帝位,故而您的兒子啟承接了天下。”
其他秦君冷眼旁觀。
禹擦擦頭上的汗:“對對對。”
這話確認了,對雙方的名聲都有好處。
嬴政絲滑接手吩咐:“叔孫通。”
叔孫通拱手:“臣在。”
嬴政:“話聽明白了嗎?”
叔孫通:“臣明白。”
明白了,回去之後就需要大肆傳播了。
在場的諸子百家:“……”
好嘛!大禹親自證明嬴家先祖是正統。那按照儒家非常推崇的禪讓製,伯益的那一脈一直都是正統中的正統。
巧了,秦嬴就是伯益那一脈正兒八經的大宗。都說趙嬴和秦嬴是一個祖宗……不對!
趙國還沒亡的時空,有人動了其他心思。
理論上伯益的大宗:趙。
從開氏立宗的順序看,造父先立趙氏,並且他的嫡係後代世代相傳。因此,趙國的君主是“趙氏”的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