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神情莫測——“太宗二十三年,帝執意戍北原,民多怨”。
這樣的決絕,和堅持郡縣製的他何其相似?
歎氣,卻不好說什麼。
畢竟十九這小子如此執拗,很難說是不是有他這個當爹的影響在裡麵。
嬴稷和白起麵麵相覷。
作為兩位活埋四十萬大軍的同道中人選手,他們其實非常不理解。
冒著國內受影響的風險行事?
至於嗎?
就算有農科院的高產糧食兜底,那他怎麼確認在那邊反叛之前高產糧食會被研究出來?
撓頭.jpg
觀影——
【北原郡叛亂的消息傳回鹹陽,朝野震動。
下麵吵翻了天,秦明帝在朝會上陷入了沉默。
他登基時間已經不短了,至今接近二十年,北原郡造反,不可能和他一絲一毫的關係都沒有。
“陛下!北原蠻夷,畏威而不懷德!當遣大軍,犁庭掃穴,以儆效尤!”
“不可!”一位大臣立刻反駁,“國內倉廩不盈,妄興大軍,恐生內變!且北原郡內,亦有大量我秦人子民,豈可一概而論,儘數屠戮?”
“難道就任由他們猖獗?今日北原反,明日隴西會不會反?大秦的威嚴何在?”
隴西的官員:“???”
不是!你幾個意思?舉例就舉例!專門點我們乾什麼?
當即擼起袖子就是罵。
秦明帝聽的差不多了,揉了揉眉心,抬手製止了爭吵。
“仗,要打。但目的,不是殺人。”
他站起身,走到懸掛的巨大地圖前,指向北原郡:“先祖太宗當年力排眾議,定下同化之策,是為大秦萬世之安。今日之亂,非策之錯,乃行之過急,且……時機未至。”
帝王目光掃過群臣:“農科院奏報,新稻種已可在關中小範圍推廣,畝產增三成。
再給農科院兩年,最多三年,新稻種、新麥種便可普及北方。屆時,我大秦糧倉充盈,何懼邊郡饑饉?”
“陛下的意思是……”
“叛軍要剿,但剿撫並用。”秦明帝轉著手裡的扳指。
“著令北地都尉,率邊軍精銳,擊潰叛軍主力,擒拿賊首阿勒坦。
同時,詔令北原郡:凡放下武器者,既往不咎。朝廷將派遣精通農事之官吏,攜新式農具、耐寒作物種籽,入北原郡,教授耕作、改良牧草。
減免北原郡三年賦稅,鼓勵關內商賈前往互市。”
他頓了頓:“告訴北原郡的每一個人,無論是曾經的匈奴人,還是後來的秦人,既入大秦,便是秦人!大秦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子民,但也絕不容忍任何分裂國土之行!”
“可是陛下,如此一來,耗費甚巨……”掌管財政的官員麵露難色。
秦明帝看向他,隻問:“能不能乾?”
對麵官員:“……”
一陣非常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能!”
那還能咋滴?
難不成還能說不能?然後被上麵的帝王給罷黜掉?
這年頭當官的可不比一百年前——但凡是個識字的隻要想當官!最次也是個地方小官吏。
如今的情況是天下英才都瘋狂的擠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