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瞪小眼好一會,眾人選擇將目光轉移。
既排除了陛下,那疑影便不可避免地投向了中宮——衛箬皇後。
是皇後手段了得,暗中杜絕了所有皇嗣降臨的可能?可她為何要如此?
昭華公主已然得寵,若再有嫡子,她的地位豈非更加穩固?
除非……她隻想讓昭華一人獨享聖寵,甚至……
這個念頭太過駭人,無人敢宣之於口,卻像藤蔓般在不少人心底纏繞。
也有更陰損的猜測,是否是嬴昭華命格太硬,獨占了大秦國運與陛下福澤,才使得其他子嗣無法孕育?
這種說法更為隱秘,卻也在某些角落悄然流傳。
甚至於後來,傳到了字還沒認全的嬴昭華耳朵裡。
她問偶爾會來觀星台和她玩的霍林:“什麼叫做我,命不好,擋了弟弟妹妹的路?”
霍林頭也不抬:“是外麵瞎傳的,若您命格不好,會妨礙國運子嗣,那陛下又算什麼?真龍天子難道還壓不住這點虛無縹緲的東西?”
誰啊?
這麼傻缺?
不知道皇家對外的形象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嗎?
陛下真的會清算衛箬不假,可是他們不會天真地以為,挑撥了天家關係,自己就能置身事外,不受懲罰吧?
首惡必究,這是必然的。陛下和皇後,都不會允許這等動搖宮廷安穩的流言肆意傳播。
衛箬執掌後宮多年,眼線遍布,早在流言初起時便已警覺。
她按兵不動,無非是想看看這流言從何而起,背後又有誰在推波助瀾。
待到流言竟敢傳到昭華耳中,觸及了她的逆鱗,她便不再忍耐。
幾日之內,幾個在宮中散布“公主命硬”流言的源頭被悄然揪出,有的是不得誌的低階嬪妃,有的是被收買或嚼舌根的宮人。
她們的下場自然不言而喻,或“病故”,或“暴斃”,或被尋了錯處打發至暴室或皇陵,雷厲風行,毫不手軟。
同時,前朝亦有禦史風聞奏事,彈劾某幾位官員內帷不修、縱容家眷妄議宮闈。
秦懷帝正值因無子而心煩意亂之際,見此奏章更是勃然大怒,雖未立刻重懲,卻也狠狠申飭了一番,奪俸降職者皆有之,算是敲山震虎。
大秦的統治者,後嗣最多的可能就是秦始皇嬴政,其他的極少有突破十位的。
看樣子很奇怪,但是再往上數數,子嗣多的還真沒多少。除了秦孝文王嬴柱。
這接二連三的打擊,讓原本隻是有些焦慮的秦懷帝嬴懷瑾,徹底陷入了困惑與一種難以言喻的憤怒之中。
他能生。
太醫的診斷明確無誤,他的身體康健,龍精虎猛。後宮的女人們,經過嚴密排查,也未曾發現普遍性的不孕之症。
可偏偏,除了昭華,後續降生的三個孩子,無論是皇子還是公主,都像是被詛咒了一般,沒能熬過懵懂的三歲。
長女嬴昭華健康活潑,甚至有些過於活潑好動。而她的弟弟妹妹們,卻像是脆弱的琉璃。
“……”
嬴昭華六歲那年,倒是多了兩個妹妹,可惜還是沒有她父親心心念念的兒子。
秦懷帝卻非常反常的平靜下來,直接將太後送出了鹹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