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裡宗正才親自前往溝通,晚上皇帝就改變了主意,這其中的變故,耐人尋味。】
<挺狠的,我說的是林氏,給自己兒子埋雷埋的毫不手軟。>
<由此可見那時候的女權主義到底有多瘋狂……不過雖然說是極端了點,可她說的也確實是有道理。
這世上沒有一模一樣的樹葉,同樣也沒有一模一樣的人,想當然的認為某一個群體必定會有某一項特質……太理想化了。>
<可不就是太理想化了?但是架不住為了人口發展,打壓女性確實是最優解。>
<其實為了理想赴死也是挺不容易的,需要非常大的勇氣。>
在場的眾人:“……”
其實,在場絕大多數都是男人來著。
同時,嬴炎也真正察覺到了問題:是了,為什麼呢?為什麼默認母親一定會是那個付出生命的那個?
是誰給社會灌輸了這種詭異的共識?
不少人的頭默契的轉向了……孔丘?
沒辦法,就數他們儒家最會忽悠人。而且也確實是對女性最不友好的。
固有印象,總之把鍋扣給儒家準沒錯。
孔丘:“……”
就不能放過老夫嗎??
其實這個問題……應該怪你那些變異了還要打著你名號的弟子。)
“荒謬!豈可一概而論!《詩》三百篇,頌母之德,乃感念其辛勞慈愛,何曾強令天下母親皆需舍身?!
仁者愛人,推己及人,父母之愛子,乃發乎天性人情,然這‘天性’如何演變為天下人心中鐵律,乃至成為枷鎖……
此乃後世演變、世俗約定之功,豈能儘歸咎於丘之一家所言?!”
他這辯解,頗有幾分道理。
儒家學說在後世被不斷闡釋、強化,尤其是與政治權力結合後,確實成為了塑造社會倫理的重要力量,將一種廣泛的社會共識完全歸因於一家學說,也確實有失偏頗。
宣太後幽幽道:“予執政時,可沒少聽那些儒生拐彎抹角地說什麼‘牝雞司晨,惟家之索’,恨不得把寡人拴在後宮裡隻圍著兒子轉才好!這‘母親該如何’的模子,你們儒家,出力不少!”
被誤傷的嬴稷:“……”
能不能不要動不動就說執政的時候?您這樣搞得我很沒用的樣子誒!!
孟軻又想開口,被荀況死死按住。
荀況內心哀嚎:彆說了!再說下去,就不是潑冷水!!!
嬴炎沒有看孔丘,他知道關於進化論的問題——人類一開始有著漫長的,從猿猴進化到人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當中,女性多數負責哺育後代,男性多數負責出門打獵,那麼當猛獸襲擊這種萬一的情況出現的時候,就多數都是女性帶著後代逃命。
這是當時族群的最優解。
而非常恰巧,當時就是在進化的過程中。
——這不就刻進dna了?
這一點確實是怪不了孔子,也確實是為了生存下去,而進化出來的最佳分配。
喜歡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請大家收藏:()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