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清瑤埋頭在一堆廢棄罐頭和包裝袋中,小心翼翼地剝離著金屬外皮和塑料薄膜,將它們分門彆類放好。這項工作枯燥卻讓她感到一絲奇異的安心,仿佛通過這種簡單的勞動,她就能在這個冰冷的末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換取那一點點寶貴的安全感。
淩驍坐在控製台前,屏幕幽光映照著他冷峻的側臉。他的目光並未停留在監控畫麵上,而是聚焦在一張被他攤開在操作台上的、略顯陳舊的紙質地圖上——這是他之前從倉庫辦公室找到的本市詳細區域地圖。
他的手指,精準地點在地圖北區的一個坐標上。
泰豐化工廠。
它的占地麵積比淩驍預想的還要大。地圖上顯示,它並非孤零零的一個廠區,而是由一片主廠區、數個大型儲罐區、一片辦公生活區以及配套的鐵路專線和碼頭組成,儼然一個自成一體的小型工業王國。這在末世前意味著產值和稅收,而在現在,則意味著難以估量的複雜性和危險。
“北區……‘泰豐’化工廠……救命!它們太多了!啊——!!!”
那段絕望的求救信號再次在他腦中回響。
求救者沒有說明他們在化工廠的具體位置。主廠房?辦公樓?儲罐區?每一個可能性都意味著截然不同的行動路線和風險等級。
他的目光仔細掃過地圖上的每一個細節。
化工廠的主要入口在東南側,連接著主乾道,但那裡地勢開闊,一旦被屍群圍堵,幾乎就是死路一條。西側靠近鐵路專線,地勢起伏較大,可能有圍欄破損處,但鐵路沿線通常視野較差,容易遭遇伏擊。北麵毗鄰河道和碼頭,水路或許是一條潛在的撤離路線,但碼頭區通常空曠,缺乏掩體,且水下可能隱藏著未知的變異生物。
廠區內部的道路錯綜複雜,管道縱橫,高大的反應釜和儲罐如同鋼鐵森林,既是良好的掩體,也是視線盲區和埋伏的絕佳地點。
更重要的是——化工廠本身。
地圖上那些標注著“劇毒”、“易燃”、“易爆”的符號,此刻看來格外刺眼。
末世爆發時的混亂,可能導致了化學品泄漏、甚至爆炸。那裡的空氣可能充滿毒霧,地麵可能被腐蝕性液體覆蓋,某些區域可能處於極度不穩定的狀態,一個微小的火花就可能引發災難性的連鎖反應。
在那裡,威脅不僅僅來自喪屍,更來自環境本身。
而喪屍,在那種特殊環境下,會不會產生更詭異、更危險的變異?比如,攜帶化學毒素?或者對火焰、腐蝕有特殊抗性?
未知。一切都是未知。
淩驍的眉頭越皺越緊。
高風險,往往伴隨著高收益。這是末世的鐵律。
軍隊或幸存者如果曾在那裡建立據點,必然遺落武器彈藥,甚至是珍貴的能源比如柴油發電機、燃油)。化工廠本身的原料和產品中,或許有能用於製造武器、陷阱、甚至驅動某些設備的特殊物品。而高密度喪屍本身,就意味著海量的殺戮點數。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他能活著進去,並且活著出來。
以他現在的實力,單槍匹馬闖入這種等級的險地,生還幾率有多高?
三成?或許不到。
強化後的身體和戰鬥經驗是資本,但並非不死之金身。一旦被屍潮合圍,或者吸入劇毒氣體,或者觸發爆炸,結果都一樣。
需要幫手?工具?更精良的裝備?
他的目光下意識地掃過武器架。消防斧、十字弩、手槍……對付零散喪屍和少量變異體足夠,但麵對可能存在的屍潮,火力遠遠不足。如果有自動步槍,甚至重武器……
但那些東西,哪裡去找?
他的視線又落在地圖上化工廠旁邊的幾個標注點。
“北區倉儲物流中心”、“廢舊車輛回收場”……
或許……在進入化工廠之前,應該先去這些地方碰碰運氣?如果能找到一輛還能發動的、足夠堅固的車輛,或者找到一些更有力的武器,生存幾率將會大大提升。
但這同樣需要時間,而時間,恰恰是最緊迫的。北麵的屍群異動越來越明顯,拖得越久,化工廠那邊的變故可能就越多,風險也可能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