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驅散了多日的陰霾,18c的氣溫裹著金色陽光灑在消融的積雪上。
遠處軍用破冰車的轟隆聲比昨日更近,像沉穩的鼓點,敲碎了小區連日來的壓抑,連空氣裡都透著幾分久違的鮮活。
小區業主群裡,老楊的同行名單終於敲定。
“最終確認同行的有我、老周夫婦、小冉、小雅和周姐,共六人。我的七座越野還能再帶一位,最後征詢一次,有要同行的嗎?”他在群裡發消息說。
消息沉寂片刻,無人再報名。
老周夫婦早已將簡單的行李打包好,帆布包被保暖衣物和少量壓縮餅乾塞得鼓鼓囊囊。
五樓停屍房的陰影如同夢魘,讓他們再也無法忍受,隻想儘快逃離這個讓他們夜不能寐的地方。
小冉背著洗得發白的雙肩包,裡麵除了幾天的口糧,那根曾保護過她的棒球棍被牢牢固定在側麵。
經曆過阿凱的騷擾後,她對獨自留守充滿恐懼,緊跟大部隊成了最優選擇。
小雅和周姐則拎著兩個大號登山包,裡麵除了物資,還藏著她們熬夜整理的小區居民聯絡表。
她們盼著到東北後能對接更多資源,幫到更多人。
就在六人準備下樓集合時,1棟的張嬸突然在群裡緊急叫停。
隨後她氣喘籲籲地跑到老楊家門口,扶著門框擺著手:“彆著急走!再等一等!”
“怎麼了張嬸?我們都準備妥當了。”老楊疑惑地問,伸手扶了她一把。
“政府救援馬上就到了!”張嬸緩了口氣,眼神裡滿是急切。
“你們想啊,救援物資肯定按人頭發放,等領了再走多好!用不上的留給我們這些留下的人,你們路上也能多份保障,這不兩全其美嗎?”她補充道。
老楊眉頭微蹙,陷入猶豫。
小冉攥緊了背包帶,有些著急:“可萬一等救援的功夫,路況變了怎麼辦?我們已經定好出發了……”
“不會的!”張嬸急忙辯解。
“你聽外麵的破冰聲,越來越近了,今天肯定能打通主乾道!糧食、藥品這些剛需物資,多拿一份就多一份生機,路上也能更穩妥啊!”她繼續勸說。
老周夫婦對視一眼,率先鬆了口。
老周搓了搓手:“張嬸說得在理,我們帶的糧食不多,撐不了幾天,領了物資再走確實更踏實。”
小雅和周姐低聲商議了幾句,也點了點頭。
多帶些政府物資,無論是路上應急還是到東北後幫襯他人,都更有底氣。
見大家都同意,老楊最終點頭:“行,那咱們就暫緩一天!”
“大家先把行李放回去,密切關注群裡的通知,一旦有救援消息,我們就一起去領物資。”他補充道。
眾人折返途中,經過五樓樓道時,老周下意識地瞥了一眼停屍房的方向,忍不住歎了口氣。
“等救援來了,那停屍房裡的屍體估計也要被集中處理了,就是現在光溜溜的樣子,實在太難看了,也對不起逝者。”他說道。
這話瞬間戳中了大家的心事。
小雅皺著眉,眼神裡滿是不忍:“是啊,不管怎麼樣,逝者為大,總得讓他們有個體麵,總不能這樣被抬走。”
“我有辦法!”老楊突然拍了下手,眼睛亮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