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門衛說了一聲,萬玲把車停在服裝廠門口,就和方文遠步行回去。
走了15分鐘,還沒到方家。
萬玲問:“你不是說你家離學校很近,怎麼走了這麼久還沒到?”
方文遠說:“再走幾分鐘就到了。”
又走了10分鐘,方文遠指著前麵一家診所說:“那就是我家。”
“原來你家開診所,你父母都是醫生嗎?”
“我爸爸是醫生,我媽媽是家庭主婦,在家照顧我們的生活起居。”
“都說醫生家庭的孩子也會學醫,你怎麼當起了老師?”
方文遠不好意思地說:“我害怕打針。”
擔心萬玲嘲笑自己,方文遠解釋:“我是因為暈針。”
“每個人都有弱點,暈針也不是你故意的。”
……
方母早就做好了飯菜,看到兒子帶回來一位姑娘,方母非常詫異。
“文遠,這位姑娘是?”
她以為兒子是帶回來一位男性朋友,還特意買了一瓶酒。
不過帶回一位姑娘,方母更開心,熱情地招呼萬玲進屋。
方文遠介紹:“這是我媽。
這是萬玲。”
“阿姨好。”萬玲把準備好的禮物送給方母。
方母受寵若驚:“來就來,怎麼還準備東西。”
萬玲說:“初次見麵,也不知道您喜歡什麼,就買了一套護膚品,您彆嫌棄。”
看到診所裡的方父正在給患者看病,萬玲把另一盒禮物也交給方母:“這是給伯父準備的一支人參。”
人參可是貴重藥品,方母說什麼也不收。
萬玲說:“您是不是嫌棄年份不夠?這是我們家親戚自己挖的,沒花錢,我也不懂這些。”
聽到沒花錢,方母才收下。
萬玲跟方父打了招呼,方母就領著他到後院,準備開飯。
萬玲說等方父一起吃。
方母說:“不用等他,他爸忙完了才能有空吃飯,我給他留了飯菜。”
方文遠也說:“我爸平時就這樣。”
不過萬玲還是堅持等方父。
等最後一個患者離開後,方父到後院看到大家都在等自己,很過意不去。
“你們怎麼不先吃,讓人家姑娘餓著了。”
萬玲說:“沒關係的伯父,我不餓。”
方父洗了手剛坐下來吃了兩口飯,就聽到外麵有動靜,以為是患者來了,趕緊出去。
看到是自己的弟弟和弟妹,方父問道:“你們這個時候過來有什麼急事嗎?”
方母聽到聲音,皺起了眉頭:“肯定又是來借錢的。”
方文遠起身:“我過去看看。”
萬玲說:“不想借就說沒有。”
方母歎了一口氣:“哪那麼容易,每次他們借不到錢就不走,可我們家就開一個小診所,養著兩家人,能有多少錢?”
萬玲問:“文遠已經工作,他的工資足夠養活自己,您除了文遠還有其他子女嗎?”
方母點頭:“我還有一個女兒,已經結婚生子,不需要我們養活。”
“那您說要養兩家人,另一家是誰?”
“文遠他二叔家。”
萬玲說:“他們都有了自己的家庭,怎麼還靠你們養活?”
“也不全是靠我們家養活,就是他家不管大事小事,需要用錢的地方,都來找我們借,可從來也沒還過。”
“如果您不願意,可以不借呀。”
“不借的話,他們就賴在診所不走,影響患者看病。”
萬玲問:“您今天想借錢給他們嗎?”
“我當然不想。”
“那我幫您把他們趕走,您看行嗎?”
方母覺得這件事不太好辦,可看著萬玲胸有成竹的樣子,又想試試。
“可以嗎?”
萬玲拍著胸脯:“包在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