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武院,共有九山,分彆代表了武院的九大流派,也代表了修行的九條大道。
他們分彆是主修刀術的萬仞山、主修劍術的通天山、主修槍術的破軍山、主修煉體的造化山、主修刺殺術的無名山、主修禦獸控物的空明山、主修醫、毒、藥的回春山、主修鍛造的天工山、主修陣法符文的混沌山。
九山同氣連枝,共同構成了武院。
觀瀾則是來自空明山的先生,所修大道便是禦獸、控物,當然歸結起來,這和幻術一樣,事實上都可以歸類到術法一類。
不過觀瀾在這條路上已經走了很遠,所以僅憑控物之術,也可以殺人。
他已經知道了牧陽未來也很有可能成為武院的弟子,所以對其頗為和善。
而那個來自宮內的寧安公公,同樣也有修為傍身。作為皇帝身邊的親近之人,他們所到之處,往往就代表了皇帝的意誌。
這一次,寧安攜皇帝旨意而來,要求嶽千城抽調八百護衛隨同澹台玉婉姐弟進京,但是在選擇護衛統領的時候,卻和嶽千城有了分歧。
寧安想抽走牛馬二將其中一人,嶽千城更希望由牧陽隨同護衛。
兩人相持不下,寧安不同意的點在於,牧陽隻是一個小小的軍卒,一沒修為、二沒資曆,如何能夠與他們同路並行。
觀瀾絲毫不在意牧陽的身份,他這次來,主要是趁著武院大考之機,要查探一下澹台姐弟的資質,看看能不能將二人收入武院。
畢竟,武院已經很久沒有收赤陽汗國的人為弟子了,而赤陽王族血脈,他們還是很感興趣。
但寧安畢竟是宮中之人,對於他的安排,觀瀾也不好說什麼。
隻能提議,讓牧陽來中軍大帳一敘。
“寧安公公,牧陽已經來了,你有什麼問題就問吧?”嶽千城被寧安公公氣得不輕,淡淡開口道。
寧安一雙標誌性的鬥雞眼,帶著並不信任的眼光將牧陽從上到下掃了一遍,然後故意吐了一口唾沫,問道:“你,就是嶽將軍推薦做護衛統領的那個牧陽嗎?”
雖然是第一次見到,但和寧安看不慣牧陽一樣,牧陽也對這個宮中大監沒有什麼好感。
而且對方說話的語氣,讓他很難受,不陰不陽,又男又女,果然老話說的好,太監都是陰陽人。
死太監,竟然看不起小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牧陽露出那麼一絲絲的笑容:“回公公的話,正是小....人。”
“你有什麼本事,居然能夠讓嶽將軍都高看一眼?”
牧陽擺擺手:“公公過譽了,我沒什麼本事,就是在邊境打了幾年的獵物。”
“嗯?”寧安公公那本就不多的眉毛擰了起來,他看向嶽千城:“嶽將軍,一個獵戶也能登堂入室?”
嶽千城看都不看寧安,平靜解釋道:“北荒有狼,有赤陽騎兵,為禍鄉裡,燒殺搶掠,我們每年都會組織不少巡邊小隊,予以獵殺,謂之打獵!”
看來這個公公也是個不識數的,沒有聽說過,也正常。
嶽千城繼續解釋道:“牧陽,是我們這最年輕,也是成績最好的獵戶。”
“七年,獵殺了九百多頭狼....騎!”
回過味來的寧安公公有些不可置信的看著牧陽,久久沒有開口。
因為他心裡清楚,七年獵殺九百多名赤陽狼騎意味著什麼,儘管朝廷早有敕令不得主動出擊,但是對於邊軍中存在的小規模戰鬥,還是默認了的。
而在北荒邊境,能夠有這樣戰績的,可並不多。
但寧安公公還是看不慣這個痞子氣濃厚的少年,想了想又道:“可他畢竟身份不夠高...嶽將軍,陛下知道牛馬兩位將軍是你的得力臂膀,但現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際,所以特意下旨,調鎮遠侯的長子武如風前來協助你守城。”
看到這裡的牧陽哪裡還不明白,在他的想法中,這哪是調遣護衛隊統領,分明是宮裡那位不放心邊將擁兵自重,要調人分權。
誰還不知道,他當年是怎麼上位的,果然是走前人的路,把後人路堵死。
想到這,牧陽開口道:“寧安公公,在下有一問,不知當講不當講。”
“問吧!”令人頭皮發麻的聲音從寧安的口中噴出來。
“調我牛叔或馬叔為護衛統領,是否是陛下的明旨?”牧陽準備打個提前量,試探一下。
寧安沉吟片刻,說道:“陛下並沒有下明旨,隻是咱家覺得既然是護送公主和小王子,自然規格要高些,護衛統領是誰,這個身份很重要。”
其實這個時候的寧安是有些冤枉的,因為這件事本身不是那麼簡單,調武如風入北境,也是當今陛下與鎮遠侯妥協的一個結果,所以沒有下明旨也很正常。
但牧陽並不了解這些,他隻是道,“這麼說,這完全是公公自作主張,沒有陛下的旨意咯?”牧陽問出這句話之後,眼睛直勾勾的盯著寧安公公。
寧安剛要張口,就發現這小子不懷好意的盯著自己。
好小子,居然給咱家下套。
但事已至此,他也隻能硬頂上去:“咱家這也是為了皇家顏麵著想,畢竟是兩位殿下的儀仗,可不能弱了氣勢。”
“公公”牧陽抓住寧安的漏洞,繼續道:“既然是殿下的儀仗,為何不問問兩位小殿下的意見呢?”
寧安......“嗯?”
這時,觀瀾起身說話了:“也是,寧安公公就問問又有何妨?”
寧安沒辦法,隻能把兩位小殿下拉到身邊,小聲問道:“兩位殿下覺得如何呢?”
然而得到的答案卻讓他大為震驚,因為澹台玉婉姐弟出乎他意料的選擇了牧陽。姐弟倆掙開寧安的手,來到牧陽身邊:“我們要牧陽哥哥送。”
至此,牧陽心滿意足,開玩笑,要是連這點都拿捏不了,那這幾天的雞蛋麵不白煮了嗎?
寧安沒辦法了,隻好連聲稱諾。
護衛的事情就這樣敲定了,接下來,牧陽要準備的就是武院大考。
有武院的先生在,牧陽自然不會放棄這麼好的請教機會。
而觀瀾對這個少年的第一感覺也還不錯,尤其是那日他看到少年持槍趕來,就知道這個在邊軍中摸爬滾打數年的小小軍卒,絕不是看上去那麼簡單。
他的心性可能比很多在奉天長大的孩子,以及那些常年泡在武院中的弟子要好得多。
畢竟修行這條路,不是一步登天,而是要經曆千難萬險之後,才能抵達淩雲絕巔。
天資固然很重要,但是心性上佳的修行者往往能夠走得更遠。
牧陽修煉的是槍術,雖和觀瀾的不是一條路,但他畢竟是六品修行者,對於這個階段的牧陽而言,他的知識能夠彌補自己的很多漏洞。
.......
緩緩遠去的青山關將成為少年記憶中的模樣,這也是他第一次離開這個生活了十七年的地方,而在遙遠的南方,將有一片更加廣闊的天地在等著他。
臨走之前,老嶽和少年聊了很多。
聊到了他少年時期的夢想,縱馬陰山,勒石紀碑。聊到了過去大炎的覆滅,聊到今日赤陽的禍患。他從武院出來的時候,也自認為天下無敵。
可惜呀,沒有強大的國力支撐,他的夢想也就僅限於青山關了。
鎮守北境的嶽千城自然很清楚,憑如今的大夏之力,自保還缺三分力,又如何能夠做到馬踏赤陽。所以,他留給少年的最後一句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這一去不知何時還能再見,看著老嶽已經花白的胡須,所以少年的回答是:“不許老,不許死,等我回來!”
喜歡太平三千甲請大家收藏:()太平三千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