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濤彆院,月華如水,流淌在青石小徑與搖曳的竹影之間。靜室的門“吱呀”一聲被推開,林小凡的身影出現在門口。他換上了一身嶄新的青雲宗外門弟子青衫,臉色雖仍有些蒼白,但那雙眼睛卻亮得出奇,仿佛經曆了一場淬煉,洗去了塵埃,顯露出內裡蘊藏的不凡光澤。周身氣息雖然依舊內斂,甚至比受傷前還要顯得“平凡”幾分,但若細察,便能感受到一種難以言喻的深邃與穩固,如同被激流衝刷後沉澱的礁石。
“林師弟!”守候在院中的蘇沐晴立刻迎上前,琥珀色的眸子在他身上迅速掃過,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關切,“感覺如何?”
“本源已穩,金丹無礙。”林小凡微微一笑,聲音沉穩有力,再無之前的虛弱嘶啞,“隻是還需些時日溫養,徹底彌合裂痕。”他下意識地內視丹田,那顆布滿細微開片痕跡的混沌金丹依舊黯淡,但核心深處那一點新生的混沌星璿,正緩緩旋轉,散發著微弱卻無比堅韌的混沌星芒,源源不斷地轉化著癸水玄晶渡入的生機,滋養著整個金丹。枯榮古樹的根須纏繞星璿,枝葉舒展,生機勃勃。寂滅劍種則如同守護者,懸浮在側,內斂的鋒芒更加凝實。破而後立的第一步雖然凶險萬分,但帶來的根基重塑,讓他對自身力量的理解和掌控都達到了新的高度。
王硯之靠在一張竹榻上,懷中依舊緊緊抱著那枚被層層符籙封印、散發著陰寒波動的邪種晶體。看到林小凡出來,他眼中閃過一絲欣慰,隨即又被凝重取代:“無礙便好。林小子,你這次...可真是嚇煞老夫了。道基之傷,豈是兒戲?下次再如此行險,老夫定要稟明宗門,關你禁閉!”
雖是責備,卻透著濃濃的關切和後怕。林小凡趕緊躬身行禮:“弟子知錯,勞師叔掛心了。”他目光落在王硯之懷中那枚令人心悸的晶體上,“此物...”
“此乃燙手山芋!”王硯之歎了口氣,小心翼翼地將其收入一個特製的玉匣,又貼上數張金光流轉的封禁符籙,“邪穢滔天,非我等所能處置。宗門急訊已至,”他看向蘇沐晴。
蘇沐晴點頭,神情肅然:“百宗會武之期因故提前,宗門命我等處理完青木城事宜後,即刻啟程,前往‘天墟城’集結!林師弟,你既已無礙,我們需儘快動身。此邪物必須由我親自護送回宗,交由太上長老處置,片刻不容耽擱!”
“百宗會武提前了?”林小凡略感意外,隨即了然。中州大陸的盛事,風雲變幻,提前也屬正常。隻是這時間點...未免太巧了些。他腦海中閃過那道抹殺枯木、凝固時空的模糊身影...這提前,是否與那等存在有關?
“是。時間緊迫。”蘇沐晴道,“我已與張統領交接完畢,青木城後續事宜由城主府與其他宗門協助處理。我們半個時辰後出發。”她頓了頓,看向林小凡,補充道,“陳師弟和張師弟張鐵牛)已收拾妥當,在院外等候。”
“明白。”林小凡點頭。他需要的東西不多,重要的都在儲物袋裡。他走到院中石桌旁,拿起那枚靜靜躺著的、再次變得黯淡無光的鎮魔令。入手依舊溫熱,古樸的暗金色令牌上,那些焦黑和銅綠下,隱約可見幾道極其淡薄、卻蘊含無上威嚴的金色道紋。此物在封印邪種時爆發出的神威,以及那個模糊存在若有若無的關注...都預示著它的不凡。他將其小心收好。
半個時辰後,青木城東門。
晨光熹微,城門剛剛開啟。張統領帶著一隊氣息精悍的青木衛肅立相送,趙丹師和李劍師也在列。
“王執事,蘇仙子,林小友,一路珍重!”張統領抱拳,語氣真誠,“此番若非三位力挽狂瀾,青木城恐遭大劫!城主府銘感五內,日後若有差遣,青木城定當鼎力相助!”
“張統領客氣了,分內之事。”王硯之在衛兵的攙扶下,臉色依舊蒼白,但精神好了不少,“青木城善後,就拜托諸位了。”
“三位放心!”趙丹師也遞上幾個玉瓶,“這是些固本培元、療傷補氣的丹藥,路上或許用得著。”
簡單寒暄後,一行五人不再耽擱。王硯之重傷未愈,由一名健碩的衛兵駕馭著一輛由兩匹神駿的“踏雲駒”拉著的、刻有簡單防護陣紋的馬車護送。蘇沐晴、林小凡、陳硯、張鐵牛四人則各自駕馭青雲宗標配的“青葉梭”。
“青葉梭”形如一片放大的柳葉,通體碧綠,由精煉的青木靈石驅動,速度遠勝尋常駿馬,且能低空飛行,是宗門弟子長途趕路的代步法器。
“出發!”蘇沐晴清喝一聲,率先催動青葉梭,化作一道碧綠流光,衝天而起!
林小凡、陳硯、張鐵牛緊隨其後。四道碧綠流光劃破清晨的天空,朝著東北方向疾馳而去,將青木城連綿的青色城牆和劫後餘生的喧囂遠遠拋在身後。
罡風在耳邊呼嘯,腳下是飛速掠過的蒼翠山林、蜿蜒河流與零星城鎮。林小凡站在青葉梭前端,感受著高速飛行帶來的氣流衝擊。他並未全力催動靈力,隻是維持著青葉梭的平穩,大部分心神依舊沉在體內,引導著癸水生機和枯榮靈力,緩緩溫養著混沌金丹上的裂痕。每一次靈力的流轉,都如同最細膩的刻刀,小心翼翼地撫平著那些開片的痕跡,同時也在加深著對枯榮、寂滅、混沌三者交融的感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叮!】
【緣法奇譚錄·卷貳·中州野火篇·天墟在望】
【青木已遠天墟近,百宗群英風雲聚。枯榮寂滅蘊混沌,野火燎原待時機!】
【法旨新臨禦風悟道):】
【其一:於罡風呼嘯中,閉目凝神,以枯榮靈力模擬罡風軌跡流轉周身經脈需避開金丹裂痕)。饋贈:臨時提升‘靈力流轉速度’與‘風抗性’。】
【其二:嘗試引動一絲寂滅劍意,切割迎麵罡風,體悟其‘破風’之速與‘湮滅’之理。饋贈:寂滅劍意‘鋒銳’與‘穿透’特性小幅提升。】
【其三:於風之軌跡與寂滅破風交彙處,引動癸水玄晶生機護持心神,嘗試捕捉一縷‘風之真意’碎片極其微弱)。饋贈:獲得‘巽風’感悟碎片微弱)。】
【備注:道在天地呼吸間,枯榮寂滅皆可參。禦風而行非趕路,心隨風動悟自然!】
識海中的法旨讓林小凡嘴角微揚。趕路都不忘“悟道”,這“野路子”係統,當真是物儘其用。
他依言閉上雙眼。心神沉靜,丹田內枯榮靈力緩緩流淌而出,不再局限於滋養金丹,而是分出一股,循著《癸水凝心訣》的路徑,卻並非引動水元,而是模擬著身周呼嘯罡風的軌跡!靈力如同無形的絲線,在經脈中急速穿梭、轉折、回旋!起初有些滯澀,甚至因路徑生疏而帶來細微的刺痛,但隨著法旨饋贈的“靈力流轉速度”提升,以及對罡風軌跡的模擬越發精妙,那刺痛感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難以言喻的順暢感!仿佛他自身也化作了一道風,與身周的罡風產生了奇妙的共鳴,風阻大減!
【其一:達成!枯榮靈力模擬罡風軌跡流轉周身,法旨已成!】
緊接著,他意念微動,沉寂在識海的寂滅劍種分出一縷極其細微、卻凝練到極致的破滅劍意!這劍意並未離體攻擊,而是附著在他體表流轉的枯榮靈力之上,如同為靈力披上了一層無形的鋒銳之刃!
嗤...嗤...
細微到幾乎無法聽聞的切割聲響起。迎麵撲來的猛烈罡風,在觸及這層蘊含著寂滅劍意的枯榮靈力時,竟如同脆弱的布帛,被無聲地切開、湮滅!林小凡感覺身前的風壓驟然一輕,青葉梭的速度在靈力輸出不變的情況下,竟憑空快了三分!寂滅劍意那破除虛妄、斬斷一切的鋒銳與穿透特性,在對抗這天地自然之風時,竟也有了新的體悟!
【其二:達成!引寂滅劍意切割罡風,體悟破風湮滅之理,法旨已成!】
最後一步!林小凡心念引動,心口癸水玄晶逸散出一絲清涼溫潤的純淨生機,如同最堅韌的護膜,包裹住他的心神意識。在這生機護持下,他全部的心神都投入到對周身風的感知中。那被枯榮靈力模擬的軌跡,那被寂滅劍意切割湮滅的風之碎片...在癸水生機的調和與洞察下,無數破碎的風之信息如同流光般掠過他的意識。
突然!在枯榮靈力模擬的一個急速回旋軌跡,與寂滅劍意切割湮滅產生的一處短暫風之“真空”邊緣,一絲極其微弱、卻靈動無比、仿佛蘊含著天地間自由無拘意誌的“氣息”,被林小凡那被癸水生機強化到極致的心神,精準地捕捉到了!
【其三:達成!捕捉一縷‘風之真意’碎片,法旨已成!饋贈:獲得‘巽風’感悟碎片微弱)!】
一股清涼、靈動、帶著無拘無束、變幻莫測意境的感悟碎片融入識海。丹田內,那顆混沌星璿微微加速旋轉,似乎將這縷微弱的巽風真意也吸納了進去,星璿邊緣多了一絲幾乎看不見的淡青色流風痕跡。雖然微弱,卻是一個全新的起點!
當林小凡睜開眼時,眸中仿佛有清風流轉,整個人的氣質更加內斂深邃。他發現自己駕馭青葉梭變得異常輕鬆,心念微動,梭體便靈巧地避開前方一團紊亂的氣流,速度不減反增。
“林師弟,你這禦器之術...似乎精進了不少?”旁邊傳來蘇沐晴略帶詫異的聲音。她一直留意著林小凡,見他閉目飛行,周身氣息流轉玄奧,此刻睜眼後駕馭法器更是舉重若輕,與之前判若兩人。
林小凡笑了笑:“略有所悟,趕路也是修行。”
蘇沐晴深深看了他一眼,沒再多問。這個師弟身上的秘密和那不拘一格的“野”,她已經有些習慣了。
隊伍一路向東北疾馳。數日後,地貌開始發生變化。蔥鬱的山林逐漸被更加高大險峻、怪石嶙峋的山脈取代。空氣中彌漫的靈氣也變得駁雜而活躍,時而溫潤,時而熾烈,時而帶著鋒銳的金鐵之氣。下方人煙漸稀,偶爾能看到一些散發著強大禁製波力的古老遺跡殘骸,或是一些被強大妖獸盤踞的凶險峽穀。天空之上,也時常能看到其他駕馭著各式流光法器的修士身影,方向大多與他們一致,顯然都是奔赴天墟城。
“前麵就是‘黑風峽’了。”蘇沐晴指著前方一片籠罩在灰黑色雲霧中的巨大峽穀裂口,聲音帶著一絲凝重,“此峽綿延數百裡,是通往天墟城最近也是必經之路。但峽內常年陰風怒號,蝕骨銷魂,更有天然迷障和凶戾妖獸盤踞,地形複雜。更有傳言,此地是黑煞宗餘孽和一些劫修慣常出沒之地。大家小心,收斂氣息,全速通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眾人聞言,心中一凜,紛紛催動靈力,青葉梭和馬車速度再增,如同四道碧綠箭矢,射向那如同巨獸之口的黑沉峽穀。
一入峽穀,光線驟然昏暗下來。灰黑色的霧氣如同粘稠的液體,彌漫在嶙峋陡峭的山壁之間,能見度不足百丈。耳邊充斥著如同萬鬼哭嚎般的淒厲風聲,那風帶著刺骨的陰寒,穿透護體靈光,直往骨髓裡鑽。更詭異的是,這陰風似乎能乾擾靈識,探出體外便如同陷入泥沼,晦澀難明。
“跟緊我!”蘇沐晴低喝,她周身劍意含而不露,如同無形的利刃劈開前方的陰風迷霧,為眾人指引方向。
林小凡緊隨其後,默默運轉枯榮靈力護體,同時將剛剛獲得的那一絲“巽風”感悟融入靈力流轉之中。奇妙的事情發生了,那刺骨蝕魂的陰風在觸及他體表流轉的靈力時,竟如同遇到了滑不留手的遊魚,大部分陰寒侵蝕之力被巧妙地卸開、引導滑向身後,自身承受的壓力大大減輕。這“野路子”的禦風法門,在這種險惡環境中竟顯出奇效!
陳硯和張鐵牛則顯得吃力許多,陳硯臉色發白,抱著書箱的手微微顫抖,顯然陰風對他神魂衝擊不小。張鐵牛則低吼著,渾身肌肉虯結,土黃色的靈力護罩厚重但略顯笨拙,硬抗著陰風的侵蝕。
就在隊伍深入峽穀腹地,四周霧氣最濃、風聲最厲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