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逸散太快,規則衝突未能有效引發,引導符文結構需要調整,激發時序也有問題…!”
他喃喃自語,隨即轉向吳風。
“卡槽與弩箭的接觸點需要重新打磨,能量密封性不夠。”
“另外,弩箭上的符文需要更強烈的聚焦效應,而不是簡單的引導。”
“我明白了。”這這就讓工坊的人從新製作。
吳風記住關鍵信息,拿起弩機就往工坊跑去。
而接下來的幾天,實驗場成了營地最忙碌也最危險的地方。
顧默幾乎住在了實驗場旁的臨時工棚裡。
演算的稿紙堆滿了角落,上麵畫滿了各種能量流向圖和符文結構推演。
他時而盯著燃燒的篝火發呆,時而用手指在沙地上劃拉著誰也看不懂的符號。
李婷婷負責記錄每次試驗的數據,她發現顧默調整的參數越來越精細,甚至包括了三種能量注入的毫秒級時序差。
“館主,您是在試圖找到一個共振點嗎?”她某次遞上數據時,忍不住問道。
顧默抬頭看了她一眼,眼中帶著讚許。
“接近了,不僅僅是能量強度的共振,更是規則層麵的短暫耦合。”
“水和火的規則並非完全無法共存,在某些極端條件下,它們能形成極其短暫而脆弱的平衡。”
“比如利用土祟的規則,可被更穩定、更具包容性的約束。”他的目光瞥向了旁邊的土祟封邪瓶。
隨後他對吳風說道:“改造弩機!在中間增加一個卡槽!我們需要土祟的力量作為暫時的粘合劑和穩定器!”
吳風雖然不解,但執行力極強,很快帶著工匠完成了改裝。
新的試驗開始了,結果卻更加危險。
加入了土祟後,弩箭變得極不穩定,好幾次在弩機上就發生了小規模爆炸,灼熱的水汽和飛濺的泥土弄得操作者灰頭土臉。
“顧哥!這玩意兒也太邪性了!差點把弩機都給炸了!”陳九心有餘悸地拍打著身上的塵土。
顧默卻盯著爆炸點,眼神越來越亮。
“不穩定就對了!”
“這說明能量被約束後又劇烈釋放了!”
“我們現在要做的,不是消除不穩定,而是控製它!控製它爆發的時間和地點!”
他拿起一塊燒焦的木片。
“看,問題在於三種規則的注入比例和觸發時序。”
“土祟的規則力量必須先一步被激發,形成一個臨時的能量牢籠,將水火束縛其中。”
“但這個牢籠不能太堅固,否則無法引爆。”
“也不能太脆弱,否則會提前失控。”
“必須在弩箭命中目標的瞬間,讓物理衝擊恰好成為壓垮這個平衡的最後一根稻草!”
他不斷地解釋,既像是在說服團隊成員,更像是在梳理自己的思路。
試驗進行到第四天下午,失敗已經記不清多少次了。
連最沉穩的吳風臉上都露出了一絲疲憊和焦慮。
顧默卻依然沉靜,他反複比對數據,調整著弩機內部幾個微不可查的符文節點。
“就差一點,關鍵的平衡點…!”
他在一個關鍵的能量節點上,添加了一道極其細微的、用於延遲激發的波紋符紋。
第五天,夕陽將天空染成橘紅色時。
最後一架經過顧默親手調校的弩機被拿起來。
氣氛空前凝重。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看著顧默將三個封邪瓶穩穩嵌入卡槽。
顧默緩緩吐一口氣,扣動了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