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城上空,生機之氣凝而不散,甚至有增長之勢,非有天眷,即有秘術,劫吉敗退,已證明強攻代價巨大。”
蒼羽緩緩開口。
“智者不立危牆之下,傳訊各部,展翅南飛。”
“三封城,暫且標記,待我們攫取南方豐腴之地,積蓄足夠力量,再來看看,這座城是否真的固若金湯。”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段,三封城外圍廣袤的區域。
貓族的輕騎、蛇族的潛行部隊、鷹族的飛行哨探,紛紛如退潮般遠離。
他們的主力大軍,更是調整方向,默契地繞開了三封城,撲向更為富庶的南方腹地。
鎮邪館核心工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窗外是逐漸恢複生機的城市喧囂,窗內卻依舊是各種精密儀器低鳴、符文微光流轉的靜謐世界。
顧默獨自坐在他的工作台前,正看著秦姬的信件。
“顧館長鈞鑒:”
開篇是得體的敬語,但字裡行間透出的,卻並非尋常女子的客套與恭維。
“冒昧致信,擾您清靜。”
“小女子秦姬,隴西秦氏子弟,聞館長於三封城下,以驚世之才,掌規則之力,克邪祟之詭,解傾城之危,心向往之,敬佩莫名。”
“敬佩之餘,亦有諸多困惑縈繞於心,不吐不快。”
“館長之術,似以邪祟規則為基,逆向解析,重構利用,此路堪稱曠古絕今。”
“小女子觀之,館長之法,重於應用與組合,或於本源與統合之上,尚有精進之餘地。”
看到這裡,顧默平靜的眼眸中閃過一絲微光。
這秦姬,開口便直指他技術體係的核心特點與潛在短板。
“我秦家世代鑽研符文之道,雖不敢稱洞徹天地至理,然於能量流轉、規則具象化一道,略有心得。”
“偶有一古卷殘篇,上有動態符文陣列之構想,謂符文非靜止之刻痕,應為流動之韻律,隨勢而變,因境而生。小女子不才,依此構想,嘗試推演……”
接下來,信箋上開始出現一個個由能量勾勒出的、極其複雜的立體符文結構圖。
這些結構不再是靜止的圖案,而是一段段被凝固的動作過程。
其中一個圖例,展示了一個基礎的能量彙聚符文,如何在受到不同性質能量乾擾時,其內部結構會自行發生微妙的偏轉與調整。
另一個圖例,則描繪了一種元符文結構,它本身不具任何直接功能,卻像是一個萬能的接口或轉換器。
能夠根據連接的不同功能符文,自行調整自身的能量波動頻率,以達到最優的協同效果。
顧默的目光牢牢被這些構想法圖所吸引。
這些想法,許多都與他之前的某些模糊思路不謀而合,但秦姬給出的推演,顯然更為係統、深入,並且已經有了初步的理論模型和結構設計!
尤其是那個動態符文陣列和元符文的概念。
鎮邪館的技術,確實更側重於對不同邪祟規則特性的挖掘和功能性組合,如同在用現成的積木搭建各種工具。
而秦姬所展示的,則更像是深入到積木本身的分子結構,去理解其為何能成為積木。
甚至嘗試自己去設計、優化積木的形態和屬性!
“聞館長亦精於器物鍛造,規則嵌入。小女子以為,符文與器物,不應是銘刻與被銘刻之關係,而當如靈魂與軀殼,共生共長。”
“若能將動態陣列與器物材質本身特性結合,或可誕生真正具有成長性與自適應能力的規則造物……”
信的最後,秦姬提出了幾個具體的構思…!
“紙上談兵,徒增笑耳,然心有所惑,思有所得,不敢私藏,特呈於館長麵前,望不吝賜教。”
“若蒙不棄,他日有緣,願與館長坐而論道,共探規則之妙。”
信的內容到此為止。
顧默緩緩放下信紙,眼中先前那一絲微光,已然化為一片深邃的思索。
秦姬,此女確乃符文一道的奇才!
這不僅僅是天賦,更是秦家深厚底蘊的體現。
他之前接觸過的符文,大多來自於鎮邪司的傳承以及他自己的推演創新。
雖自成一體,但相比於秦姬信中所展現的那種源遠流長、係統而深邃的體係,顯然在根基與理論上有所欠缺。
如果能將秦家這種更深奧、更複雜的符文體係,與他所掌握的邪祟規則利用技術結合起來……!
顧默腦海中瞬間湧現出無數可能性。
規則弩箭的發射效率和威力,或許能提升數倍,並且能根據目標特性自動調整規則攻擊模式。
盾構機的能量利用率和結構穩定性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甚至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智能掘進。
淨水器的淨化效率和能耗可以進一步優化。
看來,得抽個時間去一趟秦家了。
喜歡詭異克星:從破廟求生開始請大家收藏:()詭異克星:從破廟求生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