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的光陰,竟在一種詭異的平靜中悄然流逝。對苦楝而言,這段看似安穩的日子,反而比刀光劍影更難熬。
尋找洛明微成了執念。他從京城出發,踏遍了京畿乃至周邊地域,幾乎將每一寸土地都翻了過來,卻始終不見伊人蹤影。各種打聽也如石沉大海。最可氣的是大司命那老狐狸,分明知曉內情,卻偏要作弄於他。有一次,苦楝分明感應到與洛明微近在咫尺,卻被一道突如其來的星輝傳喚至監天司,結果隻得了句“你方才離她甚近”的廢話,氣得他幾乎嘔血。
這般陰差陽錯之下,苦楝倒是陰差陽錯地走遍了許多地方,聽了一肚子風土人情和朝野軼事。
雖多是市井閒談,做不得真,但有一事卻引起了苦楝的注意:禦史大夫張明廷與當朝丞相似乎頗有不和。根源在於對妖族的策略,一主戰,一主和。傳聞當年禦史大夫未能登上丞相之位,正是因為桓央帝更傾向於主戰派。
而在某些角落,苦楝還聽到了另一個版本:據說殿試之時,張明廷的答卷明明更勝一籌,卻因出身寒微,敗給了身為大儒的丞相。此事當年曾引起不少非議,雖未動搖結果,卻讓丞相視張韜光為眼中釘。甚至有人說,最初的考題便是應對妖族之策,二人都曾主和,是丞相後來變了卦。
苦楝曾尋機向少司命求證,得到的答案卻是否定的——丞相自始至終都是主戰派,流言不過是政敵攻訐的手段。
這些朝堂紛爭,盤根錯節,真假難辨。苦楝雖覺內情絕非表麵這般簡單,卻也無意深究。他累了,身心俱疲。
找了這麼久,是時候讓自己喘口氣了。
可去哪裡呢?囊中羞澀限製了他的選擇。第一個躍入腦海的,竟是膏雨樓。那裡的絲竹管弦、溫香軟玉,似乎能暫時洗去滿身的疲憊與風塵。
唉,細數下來,身邊的朋友竟都漸行漸遠。洛明微不知所蹤,至塵修道難覓,少司命……敬重有餘,卻不敢輕易叨擾。思來想去,似乎隻剩下膏雨樓那位曾有一麵之緣的“樓底花魁”,能算是個可說話的故人。
……
最終,苦楝還是鬼使神差地走到了膏雨樓前。樓內傳來的嫋嫋香風與隱約樂聲,讓他緊繃的神經不自覺地鬆弛了幾分。
“神、神醫!老奴拜見神醫大人!”
一個略帶尖細的熟悉聲音傳來。苦楝轉頭,看見正是當初那個被他治好了隱疾的龜奴,如今氣色紅潤,衣著也體麵了不少。苦楝心中一動,有了主意。
“公公有禮了。”苦楝含笑拱手,“觀公公麵色紅潤,步履穩健,想來之前的方子見效了。”
那龜奴臉上笑開了花,諂媚道:“全仗神醫妙手回春!托您的福,老奴如今升了二樓的管事啦!神醫今日大駕光臨,一切花費算在老奴賬上,快請進!”
苦楝微微一笑,順勢道:“公公盛情,在下心領。醫者本分而已,公公能高升,自是能力所致。不過……今日前來,確有一事相擾,奈何手頭有些緊,不知公公能否借二兩銀子應應急?”
龜奴眼珠一轉,湊近低聲道:“神醫可是要見咱們花魁娘子?”
苦楝搖頭:“是,也不是。在下想見的,是昔日的樓底花魁,琴蘇姑娘。”
龜奴聞言,臉上露出一種“果然如此”的曖昧笑容,拍手道:“哎喲!神醫您這半年怕是潛心鑽研醫術,兩耳不聞窗外事了吧?琴蘇姑娘早非樓底花魁,如今是咱們膏雨樓獨占鼇頭的頭牌了!半年前就是了!您現在想見她,可比登天還難嘍……”他話雖如此,眼神卻滴溜溜轉著,顯然另有打算。
苦楝心中了然:看來“夕愁”確實避禍去了,琴蘇上位也在情理之中。隻是這樣一來,想見她確實難度倍增。
龜奴見他沉吟,忙壓低聲音道:“不過嘛……神醫您文采風流,小的上次是見識過的。眼下時辰尚早,貴客未至,小的這就去替您通傳,就說……故人青木來訪,看姑娘是否願意見上一麵。”他臉上那抹笑容,怎麼看都帶著幾分“我懂的”意味。
苦楝點頭:“有勞公公。”
看著龜奴屁顛屁顛進去通報的背影,苦楝整了整衣衫,深吸一口氣,踏入了這紙醉金迷之地。
…………
樓內,琴蘇正在梳妝,聽得龜奴稟報“青木公子來訪”,執眉筆的手微微一頓,美眸中閃過一絲難以抑製的驚喜。
“快請!”她幾乎是脫口而出,隨即意識到失態,輕咳一聲,恢複了平日的慵懶聲線,“請青木公子至‘聽雪閣’稍候。”
“是。”龜奴應聲,卻未立刻退下,而是湊近幾步,小心翼翼道,“姑娘,今日……原本安排了行酒令,幾位常來的公子爺怕是都快到了。您若此時單獨見客,隻怕……”
琴蘇柳眉微蹙,這確實是個難題。她素來以敬業著稱,從不輕易推拒客人,若貿然稱病,難免惹人猜疑,壞了名聲。
龜奴察言觀色,獻計道:“姑娘,不如這樣……行酒令照舊,但咱們把規矩改一改。就說是姑娘近日偶得佳句,心有所感,想以文會友。今日不再比拚酒量,而是考校詩詞。若能作出讓姑娘滿意的詩詞,便可入內室一敘。如此一來,既全了姑娘的雅名,青木公子才華橫溢,必能拔得頭籌,豈不兩全其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琴蘇聞言,眼眸一亮。這法子既能維持她“才女”的人設,又能名正言順地見到想見的人,還不落人口實。她讚許地看了龜奴一眼:“就依你所言。去安排吧,務必……讓青木公子‘順利’奪魁。”
“奴才明白!”龜奴心領神會,笑著退下。
片刻後,膏雨樓大廳便傳出了消息:琴蘇姑娘今日雅興勃發,設下文擂,以詩會友。一時間,聞訊而來的文人墨客、紈絝子弟紛紛摩拳擦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