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續兩天,《鬼吹燈》的數據徹底失控。
收藏數從幾千一路狂飆,破萬,兩萬,三萬…
推薦票如同潮水般湧入後台。
評論區喧囂鼎沸,活躍度堪比淩晨的批發市場。
“墨香閣觀光團打卡”、“千秋大佬牛逼”、“此書必火,立帖為證”之類的留言層出不窮。
最直觀的變化,體現在番茄文學網懸疑分類的新書榜單。
《鬼吹燈》,這匹無人預料的黑馬,以近乎蠻橫的姿態,強勢衝入前三。
榜單前兩位,是懸疑分類的老牌大神,同期發書,自帶龐大的粉絲基礎。
《鬼吹燈》卻硬生生擠了進去,將一眾準備充分的新書遠遠拋在身後。
“老…老大。”楊琳像一陣風刮進主編辦公室,將手機屏幕幾乎懟到劉岩麵前,氣息不勻。
“第三!懸疑第三,總榜前五十!”
劉岩目光從電腦屏幕移開,落在楊琳遞來的手機上,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動,查看後台數據。
“留存和追讀呢?”他聲音平穩。
“逆天,您看這曲線,新增讀者畫像也非常好…”楊琳的手指因為激動微微發顫。
劉岩接過手機,沉默地翻看著更詳細的數據:新增讀者畫像、章節追讀比例、用戶評論反饋。
那幾條近乎垂直上揚的數據線,讓他這位見慣風浪的老編輯,也不得大吃一驚。
良久,他把手機還給楊琳,表情恢複了慣常的嚴肅。
“通知運營,推薦資源,能給的,都給《鬼吹燈》傾斜。”
楊琳愣住,隨即眼睛瞪得溜圓。
“全…全都給?”
“對,全都給。”劉岩手指在桌麵上輕敲,語氣斬釘截鐵。
“這本書的潛力,可能超出我們預估,我要看看,它到底能衝到什麼高度。”
他停頓了一下。
“數據監控不能停,尤其是用戶反饋,任何異常,立刻彙報。”
“明白!”楊琳重重點頭,仿佛注入了無窮動力,轉身又衝了出去。
劉岩看著她風風火火的背影,微微搖頭,目光重新落回電腦屏幕。
……
《鬼吹燈》的強勢崛起,不可避免地觸動了某些人的神經。
很快,一個名為“網文深扒君”的賬號在墨香閣論壇,發布了一個帖子。
【帖子標題:理性討論,最近爆火的《鬼吹燈》某些設定,是不是有點眼熟?】
【內容:純路人…最近看了《鬼吹燈》…寫得不錯…但看到一些設定,總覺得既視感…比如‘人點燭,鬼吹燈’的規矩,還有管墓裡大家夥叫‘大粽子’…好像在哪本老書裡見過?
記不太清了,大概是十年前一本叫《墓影傳說》的冷門太監書?有大佬有印象嗎?單純好奇,沒說抄襲哈。狗頭保命)】
帖子措辭謹慎,絕口不提“抄襲”,卻字字句句指向那個方向。
“眼熟”、“既視感”、“好像見過”,再配上那本聞所未聞的十年前冷門太監書《墓影傳說》,暗示意味不言而喻。
不久,帖子的截圖開始出現在各個讀者群和小說貼吧。
“臥槽?真的假的?《鬼吹燈》抄的?”
“《墓影傳說》?沒聽過啊…”
“不好說,‘人點燭鬼吹燈’這設定確實精髓,不像新人能想出來的…”
“嗬嗬,果然有問題。”
質疑的聲音,開始零星滲透進《鬼吹燈》原本火熱的評論區。
“作者大大,點蠟燭的設定真是原創嗎?看到有人說跟一本老書很像…”
“‘大粽子’這稱呼,是作者自己想的,還是有出處?”
“融梗怪滾出網文圈。”
沈墨剛看完《鬼吹燈》最新更新,正回味著精彩情節,就看到有人轉發了“網文深扒君”的帖子截圖,並了他。
【路人甲:墨染千秋大佬,你怎麼看?你力薦的《鬼吹燈》好像被人扒皮了?】
沈墨點開截圖,掃過那故作無辜的文字,眉頭瞬間鎖緊。
又是這種下作手段。
他冷哼一聲,手指在鍵盤上疾飛,直接在墨香閣新開一帖。
【帖子標題:某些人,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樣子,真難看。】
【內容:剛看到有人拿一本十年前的太監破爛來碰瓷《鬼吹燈》,簡直滑稽。
‘人點燭鬼吹燈’、‘大粽子’這些設定,在《鬼吹燈》裡是構建了一個完整、自洽、充滿想象力的盜墓世界觀的核心元素。
其係統性、敘事價值和創新性,是那本所謂的《墓影傳說》如果真有這本書的話)能比的?典型的看人火了就潑臟水,手法低級到可笑。
奉勸某些陰溝裡的東西,有時間搞小動作,不如回去打磨自己的破爛。
連這點辨彆能力都沒有的讀者,也彆看網文了,回去看動畫片吧。】
沈墨的帖子火力全開,毫不留情,直接將質疑懟了回去。
他大佬的身份加上犀利的言辭,瞬間壓製了不少搖擺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