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了,幾個大渠道剛通知要重新評估合作,工作室電話被打爆了,上頭已經發聲明撇清與我們的關係。”
與此同時,京海大學著名考古學家林耀文教授,在東韻州頂級文化期刊《求索》官網發表評論文章。
文章題為《從談網絡文學中的曆史想象與文化傳承》,引經據典,剖析《鬼吹燈》的文化淵源與創新性。
林教授明確指出,將共享文化符號視為“獨家專利”是狹隘無知,《鬼吹燈》構建了自洽世界觀,簡單歸結為“抄襲”是對創造性勞動的漠視。
這篇文章迅速引發文化界討論,多位學者作家轉發,給予高度肯定。
權威聲音的加入,徹底粉碎了“抄襲”論調。
網絡喧囂之際,淩夜並未沉浸在勝利的喧囂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不過是計劃中的一步,清掃垃圾而已。
《鬼吹燈》的價值得到證明,未來的收益基礎更穩固,這才是重點。
他看了一眼時間,十一點多。
昨晚通宵整理證據,撰寫反擊檄文,身體早已疲憊。
簡單洗漱,撕開一包泡麵,熱水衝泡。
等待麵餅泡開的間隙,手機響了起來。
是組長梁和的電話。
“淩夜,今天沒來公司?”
淩夜咽下嘴裡的泡麵,語氣平靜:“梁哥,有點事,今天不去公司了。”
梁和那邊頓了一下:“哦?什麼事?要不要幫忙?”
“沒什麼大事。”
“出去找找靈感。”
梁和嘴角抽了抽。
這小子,入職幾天,就把作曲部請假的“標準答案”摸透了。
還用得理直氣壯。
不過,這小子剛憑《水星記》掀翻新人季,給八組掙足臉麵。
他現在腰杆挺得筆直。
請一天假找靈感,算什麼。
梁和清了清嗓子,帶著揶揄:“行,批了。”
“下次找靈感,記得給組裡也帶點回來。”
淩夜應了聲:“謝梁哥。”
掛斷電話,淩夜幾口吃完泡麵,湯也喝乾淨。
所謂的“找靈感”,隻是需要補覺的借口。
他點開番茄文學網的作者後台。
《鬼吹燈》的數據曲線,在短暫下跌後,瘋狂向上攀升。
收藏、訂閱、推薦票、月票、打賞…全麵爆炸。
評論區恢複秩序,謾罵被道歉和支持覆蓋。
置頂的,是那篇澄清公告。
目光掃過後台不斷跳動的收益數字。
很好,一切都在期望的方向發展。
至於那個跳梁小醜“風行天下”,不值得再分神關注。
自作孽,不可活。
強烈的困意襲來。
淩夜將手機調成靜音,隨手扔在床頭。
管他外麵洪水滔天,讚譽如潮,先睡一覺再說。
他拉過被子,閉上眼睛,沉入了夢鄉。
喜歡讓你寫公益歌,沒讓你寫哭全網啊請大家收藏:()讓你寫公益歌,沒讓你寫哭全網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