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夜神的話題,如同一場突如其來的網絡風暴,裹挾著二十萬懸賞金的巨大誘惑,迅速席卷了整個藍星的社交平台。
無數雙眼睛,或出於好奇,或覬覦獎金,或純粹是湊熱鬨,都開始瘋狂搜尋“夜神”的蛛絲馬跡。
捕風捉影的所謂“線索”層出不窮,真假難辨的“爆料”每日數以百計地湧現。
有人言之鑿鑿分析淩夜的作曲風格,試圖從音樂院校的畢業生中找出端倪;
有人甚至從《小半》歌詞的字裡行間,解讀出作者可能的星座和血型。
淩夜平靜的生活,第一次被這種全民參與式的狂熱所打破。
他放下手機,屏幕上依舊閃爍著那些五花八門的猜測。
他眉頭微蹙,不是因為恐懼,而是一種對失序的本能警惕。
“夜神守護雅雅子”這個id背後所展現出的能量,以及那種不計成本的投入,讓他意識到,這股力量若是不加引導,很可能會對他未來的諸多計劃造成不可預估的乾擾。
這不同於宋文彬那種基於行業傾軋的惡意,這是一種近乎偏執的、不求回報的探尋,反而更難處理。
星輝娛樂內部,自然也因為這場聲勢浩大的“尋找夜神”活動而起了波瀾。
作曲部組長梁和再次找到淩夜,臉上的笑容帶著幾分複雜:“淩夜啊,你現在可是咱們東韻州的大紅人了,走到哪兒都有人討論‘夜神’。”
他頓了頓,壓低聲音道:“公司這邊注意到網絡上的動向了。高層意思是,如果你覺得有必要,公司可以出麵進行輿論引導,或者幫你處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淩夜明白梁和的好意,也清楚這背後是公司對自己價值的進一步肯定。
他微微搖頭,語氣平靜:“謝謝梁哥,也替我謝謝公司。暫時還不需要,我想先靜觀其變。”
他不想過早地將公司拖入這場由粉絲自發掀起的漩渦,更重要的是,他需要自己掌控節奏。
拒絕了公司的介入,淩夜反而加快了尋找《唯一》合適演唱者的步伐。
他需要儘快推出下一部作品,用音樂本身去覆蓋和引導外界的過度關注。
通過之前那個小型音樂社團成員的輾轉聯係,淩夜終於拿到了視頻中那個戴口罩女孩的聯係方式。
女孩名叫蘇曉月,是東海藝術學院聲樂係大二的學生,他的學妹。
據社團成員說,蘇曉月專業能力極強,但性格異常內向,甚至有比較嚴重的舞台恐懼症,幾乎從不參加任何公開演出,那次社團內部演唱也是被磨了許久才勉強答應的。
淩夜嘗試以郵件聯係蘇曉月,表明了合作意向。
“你好,蘇曉月同學。我是一位作曲人,偶然間聽到了你的演唱片段,覺得你的聲音非常出色,很符合我一首新歌的意境。不知是否有機會與你合作?”
郵件發出後,如石沉大海。
淩夜並不意外,對於一個性格內向且對外界抱有警惕的女孩來說,這樣的邀約顯得突兀且可疑。
他想了想,重新編輯了一封郵件。
這次,他隱去了自己的真實身份,隻化名為“先生”,郵件內容也極為簡潔,隻附上了《唯一》的一小段鋼琴deo和幾句核心歌詞。
“希望音樂本身,能夠打動你。”郵件末尾,他隻留下了這句話。
與此同時,“夜神守護雅雅子”的懸賞活動還在持續發酵。
陳雅似乎並不滿足於線上的喧囂,她的行動力超乎想象。
有消息稱,甚至有不明身份的黑客試圖攻擊星輝娛樂的內部服務器,目標直指作曲部的資料庫,所幸被公司技術部門及時攔截,未能得逞。
陳雅對此似乎並不氣餒。
她在自己的微博上宣布,將“尋找夜神”的懸賞金額,從二十萬直接提升到了五十萬!
五十萬!
整個網絡再次為之震動。
同時,陳雅開始嘗試從另一個角度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