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明日歌王》最新一期在星辰衛視和網絡平台同步播出。
節目剛播沒多久,江沐月赤伶就空降熱搜榜第一。
“臥槽,居然是戲腔。”
“這編曲絕了,戲腔和流行融合得天衣無縫。”
“淩夜老師牛啊,這創作能力簡直開掛。”
“江沐月這身戲服太美了,古典韻味拉滿。”
“江沐月這一嗓子,把我對戲曲的偏見全給唱沒了。”
彈幕密密麻麻,把屏幕都蓋住了。
戲腔yyds、聽《赤伶》哭了、蕭亦然破壁失敗等詞條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微博上,一條網友製作的“觀眾冷漠臉vs蕭亦然炫技”的對比gif圖微博瘋傳。
左邊是蕭亦然賣力表演,右邊是觀眾麵無表情的特寫。
配文:“這就是所謂的降維打擊?”
轉發量瞬間破十萬。
網友們的評論更是一針見血:
“人家是在傳承文化,某人是在炫耀學費。”
“蕭亦然:我會十八種唱法!觀眾:那你會唱歌嗎?”
“同樣是融合,差距怎麼這麼大呢?”
“什麼叫文化降維打擊?這就是!”
“文化降維打擊”這個詞條橫空出世,與蕭亦然鼓吹的“技術降維打擊”形成鮮明對比。
南熾州音樂學院的李建華教授再次發聲,直接在《音樂評論》期刊上發表一篇文章。
標題:《<赤伶>不是褻瀆,是喚醒——論流行音樂的文化使命》
“《赤伶》做的,是讓年輕人重新認識戲曲的魅力,這是文化傳承的創新之舉。”
“技術可以模仿,情感無法複製,這就是《赤伶》的價值所在。”
這篇文章發布後,轉發量破五十萬,評論區全是稱讚的聲音。
“李教授說得太對了!”
“這才是專業的分析!”
“某些人還在那裡炫技,人家已經在做文化傳承了。”
然後,多家一線娛樂公司坐不住了。
星火娛樂的總經理親自給韓磊打電話。
“韓總,我們想和淩夜老師合作。”
“價格好商量,資源隨便挑。”
“隻要他願意來,我們什麼條件都可以談。”
鼎盛娛樂的製作總監也發來微信:
“淩夜老師的才華有目共睹,我們希望能邀請他擔任我們公司的首席製作人。”
“年薪千萬起步,還有股份分紅。”
韓磊的手機快被打爆了。
“淩夜,你現在是真的火。”
韓磊把厚厚一疊合作邀請書放在桌上。
“這些公司開的條件一個比一個誘人。”
“星火娛樂直接開出了三年五千萬的天價。”
肖雅在旁邊興奮地整理著資料。
“淩夜老師,我們這次真的要起飛了!”
“這些大公司以前看都不看我們一眼,現在都主動上門了。”
淩夜卻異常冷靜。
他隻從中挑出了幾份,剩下的看都沒看。
“這些合作邀請裡,一半是試探,一半是陷阱。”
淩夜的話讓韓磊和肖雅都愣住了。
“試探?陷阱?”
“我們現在是攪局者,《赤伶》的流行音樂融合戲腔,打破了南熾州娛樂圈視覺為王口水歌的規則。”
淩夜站起身,走到窗邊。
“樹大招風,我們根基未穩,現在最需要的是作品,而不是站隊。”
“這些公司想要的,不是我們的才華,而是我們的影響力。”
“一旦簽約,我們就成了他們的附庸。”
韓磊恍然大悟。
“你的意思是,他們想像陳菲一樣收編我們?”
“不隻是收編,更是想消化我們的威脅。”
淩夜轉身,眼神犀利。
“他們要麼直接封殺我們,要麼收編我們。”
“無論哪種方式,目的都是讓我們消失。”
淩夜心中暗想,這些所謂的合作,本質上都是想將他們納入既有的利益格局。
但他要的不是成為彆人棋盤上的棋子,而是要重新定義遊戲規則。
與此同時,市中心的五星酒店裡。
蕭亦然把自己鎖在房間兩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