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敲響了沈婉創作室的門,端著精美的托盤走了進來。
“沈老師,阿曜老師,給你們送點吃的。”
沈婉和阿曜正因為《永夜》的編曲風格陷入僵持,氣氛有些凝滯。
沈婉堅持要在副歌加入時下流行的鼓點和電子元素,認為這能抓住年輕聽眾的心。
“現在的市場就是這樣,不跟著潮流走,再好的作品也會被埋沒。”
沈婉輕點著太陽穴,語氣帶著一絲不耐煩。
阿曜冷著臉搖頭,眼神中流露出對這種改編方式的不認同。
“這種改編完全破壞了歌曲原有的情感深度。”
“《永夜》本來就是一首情感深刻的作品,你這樣改編,把它變成了快餐音樂。”
“快餐音樂?”
沈婉的聲音提高了幾度。
“市場不會為情懷買單,隻有商業價值才能讓作品活下去。”
她的話語中帶著多年在商業音樂圈摸爬滾打的現實主義。
那種對市場規律的深刻理解讓她的每一個決定都充滿了功利性的計算。
工作人員默默放下托盤,故意放慢了動作。
“對了,沈老師。”他裝作隨意地說道。
“淩夜老師那邊太快了,聽說編曲小樣都做完了,而且是全新原創!”
沈婉正端起咖啡的手突然停在半空中,眼神瞬間變得銳利。
“原創?”她嗤笑一聲。
“24小時原創,風險可不小。”
話雖如此,她捏著杯子的手指關節卻泛白了。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原創的分量。
在這個行業裡,能在24小時內完成一首高質量原創作品的人,屈指可數。
“我們繼續。”
沈婉放下咖啡杯,聲音變得更加堅定。
“按照我說的來,加入電子元素,讓節奏更有衝擊力。”
阿曜皺起眉頭敏銳地捕捉到了沈婉情緒的變化。
“沈老師,你這是在向市場妥協。”
“妥協?”
沈婉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這叫適應,淩夜可以任性地搞原創,因為他有那個資本。”
“但我們不能冒險,必須用成熟的商業模式來應對。”
她的手指在編曲軟件上飛速操作,動作比之前快了一倍。
內心的壓力讓她更加堅定了加入商業元素的想法。
與此同時,李宗元的創作室裡,工作人員正在“檢查”音響設備。
“李老師,您這邊的編曲聽起來真專業。”工作人員恭維道。
李宗元正在為《第七秒熱戀》構建複雜的和聲進程,每個音符都經過精心計算。
徐露坐在旁邊,雖然佩服李宗元的專業,但總覺得這個版本過於工整,缺乏感染力。
“不過話說回來。”工作人員繼續說道。
“淩夜老師那邊的速度真是驚人,編曲小樣都做完了,而且還是全新原創!”
李宗元的手指在鍵盤上停住了,川字紋緊鎖。
24小時原創?
他在心裡計算著這個難度。
作為學院派的代表,他深知創作一首完整作品需要多少時間。
旋律構思、和聲編排、配器選擇、情緒把控…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反複推敲。
“李老師?”
徐露小心翼翼地問道。
“我們要不要加快一點速度?”
李宗元摘下眼鏡,揉了揉眼睛。
淩夜的速度讓他感到了真正的壓力,開始反思自己的改編是否過於保守。
“不,我們按照原計劃進行。”
他重新戴上眼鏡,但聲音中多了幾分不確定。
“技術和完整性才是最重要的。”
話雖如此,他的手指在鍵盤上的動作明顯快了起來。
而在衛淩川的創作室裡,情況更加混亂。
衛淩川正沉迷於構建複雜的實驗性電子音效,追求小眾和高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