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的話如同一道驚雷,在現場炸開。
整個演播廳陷入了令人窒息的寂靜。
所有攝像機的鏡頭都對準了淩夜,台下的韓磊和肖雅心懸到了嗓子眼。
韓磊的手下意識地攥緊了椅子扶手,這種被質疑的場麵,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
肖雅更是直接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她的眼中閃過憤怒,像是要準備隨時衝上去為淩夜辯護。
“這人想乾什麼?”韓磊在心裡暗罵。
監控室裡的周遠卻興奮地攥緊拳頭,眼中閃爍著狂熱的光芒。
他知道,收視率的又一個爆點來了。
“好好好,這才是我要的效果!”
周遠壓低聲音,興奮得幾乎要跳起來。
他轉頭對身邊的副導演說道:快,給我切特寫!張維的表情,淩夜的反應,全都要拍到!
評審席上,張維緩緩站起身,目光掃過全場。
此刻所有人都在等他的下文。
就在全場屏息,以為一場猛烈抨擊即將上演時,張維的聲音再次響起。
“——這是在為我們這個時代浮躁、空洞、隻剩下嘶吼和形式的偽搖滾,親手寫下的墓誌銘!”
轟!
全場嘩然。
掌聲與驚歎聲再次爆發,比之前更加熱烈。
“什麼?”
“我沒聽錯吧?”
“張維老師這是在…誇獎?”
“天哪,我以為他要批評呢!”
評審席上的其他音樂人也紛紛露出了震驚的表情。
有人拍著胸口,有人擦著額頭的汗水,還有人忍不住笑出了聲。
張維的表情異常嚴肅,他的聲音通過麥克風傳遍全場。
“我做了十年的搖滾樂評人,見過太多所謂的。”
他的語調沉重而有力。
“什麼是搖滾?是嘶吼嗎?是憤怒嗎?是破壞嗎?”
“不是的。”
張維搖頭,神情中帶著一種深深的失望。
“搖滾的本質,是內心的反叛與思考。”
“這首《挪威的森林》,讓我找回了搖滾樂最初的那種感覺。”
“它沒有空洞的憤怒,沒有無意義的嘶吼,卻有著比任何重金屬都要強大的力量。”
“這種內斂的爆發,這才是搖滾的精髓!”
張維的聲音越來越激動。
“我們的時代,充斥著太多偽搖滾。”
“他們以為大聲就是搖滾,以為憤怒就是搖滾,以為破壞就是搖滾。”
“但他們錯了。”
“這首歌為我們展現了什麼叫做真正的搖滾精神!”
台下的掌聲如潮水般湧來,經久不息。
韓磊和肖雅對視一眼,兩人的表情從緊張轉為了狂喜。
“我就說嘛!”肖雅激動地小聲說道。
“淩夜老師的作品怎麼可能有問題!”
韓磊也鬆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主持人還未接話,嘉賓席上的衛淩川猛地站起,雙眼放光。
之前的傲氣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近乎狂熱的興奮。
“張維老師說得對!”
衛淩川的聲音壓得很低,但情緒卻非常激動。
“我收回我之前所有對淩夜老師的看法和揣測!”
全場再次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衛淩川身上。
這個一向自負的潮流先鋒,此刻臉上的表情極其複雜,有羞愧,有震撼,更有一種被徹底征服的敬畏。
“我必須坦白。”
衛淩川的聲音很輕,但通過麥克風傳遍全場。
“我之前玩的那些所謂先鋒電子,跟這首《挪威的森林》比起來,就像是…”
他停頓了一下,苦笑著搖頭,表情中滿是自嘲。
“就像是小孩子的過家家。”
現場有人倒吸了一口冷氣。
衛淩川的作品在圈內是出了名的高冷和實驗性,他能說出這樣的話,足以說明淩夜的作品對他造成了多大的衝擊。
“我以為用複雜的音色,用各種技術名詞堆砌起來,就是先鋒,就是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