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歌王》節目播出的第二天,整個網絡都被《海底》刷屏了。
各大平台的熱搜榜被“海底”、“原來海底可以聽見鳳凰鳴”、“江沐月阿曜”等詞條霸占。
各大短視頻平台更是被《海底》的翻唱版本刷屏。
從專業歌手到素人網友,從民謠版到搖滾版,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詮釋這首歌。
最火的一條翻唱視頻,是一個抑鬱症康複者錄製的。
視頻裡,她坐在自己的小房間裡,沒有華麗的舞台,沒有專業的設備,隻是對著手機鏡頭輕聲唱著:
“散落的月光,穿過了雲…”
“躲著人群,鋪成大海的鱗…”
彈幕瞬間被淚水表情包刷爆。
“聽哭了,這才是真正的治愈。”
“對比某人的兒童合唱團,高下立判。”
“海底的人最懂海底的痛。”
“媽的,淩夜這家夥又寫了首神曲。”
更有網友開始深挖歌詞內涵。
“這首歌的詞寫得太細膩了,眼淚沒聲音,但我想抱緊你這句話直接擊中心臟。”
“我覺得最牛逼的是,江沐月與阿耀唱著‘來不及,來不及’,我聽到的卻是‘來得及,來得及’。”
“還有路通往我等你,天哪,這種溫柔的力量比任何雞湯都管用。”
還有一位看得更細的網友評論:
“看了好多遍現場版視頻,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江沐月與阿耀的站位。”
“站後麵的阿耀代表海底,站前麵的江沐月的代表岸上。”
“從海底人悲鳴,岸上人旁觀,到岸上人呼喚伸手,海底人自我救贖,通過他們的演唱與走位配合詮釋了這首歌的主題。”
而這條評論下網友紛紛回複。
“不是吧?”
“臥槽,我回去再看幾遍。”
“牛啊兄弟!這都看出來了?”
“太細了。”
而與《海底》的全網刷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蕭亦然《螢火的擁抱》的慘烈遭遇。
“年度最佳道德綁架金曲,沒有之一。”
“看著那些小朋友被利用來炒作,我真的覺得惡心。”
“正能量?你管站著說話不腰疼叫正能量?”
蕭亦然的粉絲們試圖用“正能量”、“傳遞溫暖”這些話反駁,但在《海底》真實而深刻的情感麵前,這些蒼白的辯護顯得更加虛偽。
很快,連他們自己都失聲了。
更有甚者,開始扒出蕭亦然過往的一些“偽善”行為,什麼慈善捐款作秀、對待工作人員態度惡劣等等,各種黑料滿天飛。
幻音工作室裡,肖雅抱著平板電腦,興奮地刷著各種評論。
“淩夜老師,你看這個數據!《海底》的話題討論量已經破千萬了,而且還在瘋狂上漲。”
淩夜坐在沙發上,手裡拿著一杯咖啡,表情平靜。
這首歌的反響超出了他的預期,證明了真實的力量永遠比虛假的包裝更打動人心。
“熱度是好事,但彆被數字衝昏頭腦。”
他放下杯子。
“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麵。”
韓磊從另一邊走過來,臉色有些凝重。
“確實,網上現在對下一期的愛而不得主題普遍不看好。”
他拿出手機,給淩夜看評論。
“你看這些分析。”
屏幕上,一條高讚評論寫著:
“剛表演完《海底》這種極致情感的作品,又抽到愛而不得這個主題。”
“如果再唱傳統苦情歌,觀眾肯定會審美疲勞,覺得江沐月隻會賣慘。”
“而且這種苦情歌套路太老了,根本沒有新意。”
下麵的回複也基本是一邊倒的唱衰:
“淩夜這次要翻車了,愛而不得這個主題太難搞。”
“相比之下,蕭亦然的和陳菲的都是王道主題,更容易出彩。”
“江沐月要涼了,連續幾首悲傷的歌,觀眾會煩的。”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網絡上竟然掀起了一場“我教淩夜寫歌”的活動。
無數網友開始為“愛而不得”這個主題出謀劃策,但方案大多是傳統的苦情歌路數:
“可以寫初戀的遺憾啊,很有共鳴。”
“寫暗戀多年最後表白被拒絕的故事。”
“或者寫青春期的那種懵懂感情。”
這些“建議”進一步印證了大眾對這個主題的刻板印象。
江沐月看到這些評論後,有些不安地看向淩夜。
“淩夜老師,我們要不要換一種風格?”她小心翼翼地問。
“我擔心再次演繹悲傷會引起觀眾反感,大家都說我隻會唱傷心的歌…”
淩夜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