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琳辦事效率確實驚人。
第二天上午十點不到,厚厚一遝合同就送到了工作室。
韓磊戴上眼鏡,逐條審查每一個條款。
投資款項、回報比例、對賭條件,每一個條款都嚴謹到位,連“場記小陳”的工作職責都寫得明明白白。
最關鍵的是,資金路徑清晰透明,完全符合正規商業操作的標準。
韓磊懸著的心總算放下大半。
“看來這位陳小姐確實不簡單。”
他合上合同,表情輕鬆了許多。
“光是這份合同的專業程度,就不是一般人能搞定的。”
淩夜點點頭,目光已經轉向下一個挑戰:“現在資金到位了,該找人了。”
韓磊立刻來了精神。
拿著剛到手的一千七百萬的預算,他信心滿滿地掏出早就準備好的“黃金名單”。
上麵密密麻麻寫著影視圈知名導演、攝影師、美術指導的聯係方式。
“這回咱們算是有底氣了。”
韓磊摩拳擦掌。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我就不信這幫人能對錢沒興趣。”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第一個電話打出去,對方聽到是淩夜的項目,立刻就說檔期排滿了。
第二個電話,對方說正在考慮轉行做綜藝。
第三個電話,對方直接說家裡有急事,近期不接活。
韓磊越打越心涼。
這些理由千奇百怪,但核心都一樣——不想合作。
到了下午,韓磊已經把“黃金名單”上的所有人都聯係了一遍。
結果是清一色的拒絕。
他癱坐在工作室的椅子上,手裡拿著那張寫滿叉的名單,整個人都不好了。
“不是錢的問題。”韓磊苦笑著搖頭。
“是淩夜的名字在影視圈已經被貼上了標簽。”
“什麼標簽?”江沐月好奇地問。
“不專業,高風險。”韓磊語氣沮喪。
“在這些老江湖眼裡,音樂人跨界拍電影就是在胡鬨。”
淩夜靜靜聽著,表情沒有任何波動。
他走過來,從韓磊手裡拿過那張寫滿叉的名單,平靜地將其翻了個麵。
“這份名單錯了。”
淩夜的聲音很平靜,但眼神卻帶著銳利的光芒。
“我們找的不是那些已經功成名就的人。”
他拿起筆,在空白的紙麵上寫下幾個字。
“我們要換一個思路。”
“去找那些因為太大膽、太固執、太有棱角而被彆的劇組放棄的人。”
韓磊愣了愣,隨即眼前一亮。
“你的意思是…”
“沒錯。”
淩夜嘴角微微上揚。
“既然正規軍不願意跟我們玩,那就組建一支雇傭兵團隊。”
“找那些有才華但不被主流認可的人,找那些被圈子邊緣化的異類。”
“他們需要機會,我們需要人才,互相成全。”
按照這個思路,韓磊很快鎖定了第一個目標。
電影學院導演係應屆畢業生,顧飛。
這個名字在業內小有名氣,但不是因為成功,而是因為爭議。
他的畢業作品《囚鳥》技驚四座,拿了不少學生電影節的獎項。
但同時,也因為風格過於前衛、敘事實驗性太強,被所有影視公司拒之門外。
“太藝術了,不商業。”這是投資方給他的統一評價。
現在的顧飛,正在一個小成本網劇劇組當助理導演,被副導演呼來喝去,乾著最苦最累的活。
淩夜和韓磊找到他的時候,顧飛正在片場搬器材。
“顧飛是吧?”
顧飛轉過頭,看到一個氣質出眾的年輕男人站在他麵前。
“你是?”
“淩夜,我有個導演的工作,想找你聊聊。”
顧飛愣了愣,然後苦笑:“淩夜?那個音樂人?兄弟,彆開玩笑了,我現在連助理都當不好。”
“我不需要你的思想,隻需要你的技術。”淩夜的話很直接。
“劇本、分鏡、演員,我來定。”
“你,負責把它們變成畫麵,乾不乾?”
顧飛被這種強勢的態度震住了。
淩夜從包裡拿出一遝文件,遞給他:“這是劇本和分鏡頭腳本,你看看。”
顧飛接過文件,隨手翻開。
下一秒,他的瞳孔猛地收縮。
這些分鏡頭畫得太專業了!
每個鏡頭的構圖、景深、運鏡方式,甚至連光影效果都標注得清清楚楚。
這種專業程度,比他見過的很多科班導演還要厲害。
“這是你畫的?”
顧飛的聲音充滿不可置信。
“嗯。”淩夜很平靜。
“怎麼樣?”
顧飛繼續翻頁,越看越震驚。
這個叫淩夜的音樂人,對電影的理解深度遠超他的想象。
“你真的隻要我按照分鏡拍?”
“對。”
“不要我加入自己的想法?”
“不要。”
顧飛看著手中的分鏡,內心在瘋狂掙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