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淩夜獨自走向校長辦公室,手中拿著一個小小的u盤和一疊打印好的曲譜。
走廊裡很安靜,隻有他的腳步聲在回響。
推開辦公室的門,就聽到鄭文濤在電話裡的聲音,語氣強硬得讓人側目。
“學校的臉麵,不是靠投機取巧贏回來的!”
鄭文濤握著話筒,額頭上青筋暴起。
“我相信我選的人!”
話筒裡傳來什麼聲音,但鄭文濤直接掛斷了電話。
淩夜走了進來。
“校長。”
鄭文濤抬頭看到淩夜,眼中的怒火稍微收斂了一些,但眉頭依然緊鎖。
“坐吧。”他指了指對麵的椅子。
“剛才是教務處那邊打來的,說網上的風向不太好,建議我們換人。”
淩夜沒有接話,而是將u盤輕輕推到校長麵前。
“校長,這是我為比賽準備的歌,請您聽一下。”
鄭文濤看著桌上的u盤,沉默了幾秒鐘,最終還是拿起來插進了電腦。
他戴上耳機,點擊播放。
舒緩而略帶傷感的鋼琴前奏緩緩響起,如同夜晚微風拂過湖麵。
鄭文濤的眉頭立刻皺了起來。
這個開頭,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
他期待的是什麼?
是氣勢磅礴的弦樂,是激昂的鼓點,是能夠和《星辰遠征》正麵硬剛的作品。
但眼前這首歌…
太安靜了。
安靜得讓人心慌。
歌曲繼續播放,鄭文濤的表情越來越複雜。
這不是一首戰歌,更不是一首口號式的勵誌歌曲。
這是一首…訴說。
訴說那些被風吹散的往事,訴說那些來不及珍惜的青春,訴說那些永遠回不去的美好。
歌曲播放完畢。
辦公室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鄭文濤摘下耳機,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擊著,那種節奏感就像是在思考什麼重大問題。
良久,他才開口,聲音裡充滿了憂慮。
“淩夜,這…是不是太了?”
他停頓了一下,似乎在組織語言。
“郭帆的歌是衝鋒的戰鼓,我們這首…更像是個歎息,這怎麼去跟人家比氣勢?”
淩夜早就料到了校長的反應。
這確實不是一首傳統意義上的“畢業歌”。
沒有什麼“青春萬歲”的口號,沒有什麼“夢想起航”的豪情,甚至連基本的勵誌元素都很少。
但他沒有反駁,而是平靜地解釋。
“校長,青春不止有衝鋒陷陣的豪情。”
淩夜的聲音很輕,但每個字都清晰無比。
“更有錯過、遺憾和驀然回首的成長。”
鄭文濤看著淩夜,眼中閃過一抹異色。
淩夜繼續說道:“口號喊得再響,也隻是片刻的激昂。”
“真正能刻在人心裡,讓人在深夜裡反複聆聽的,往往不是戰鼓。”
他頓了頓,目光直視著校長的眼睛。
“而是藏在心底的歎息和心事。”
這番話說完,辦公室裡又是一陣沉默。
鄭文濤的手指停止了敲擊,整個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想起了自己的青春年代,那些意氣風發的日子固然美好,但真正讓他念念不忘的,卻是那些安靜的夜晚,那些獨自一人時的思考和感慨。
“你是說…”鄭文濤的聲音有些不確定。
“讓人們從內心深處產生共鳴?”
“沒錯。”淩夜點點頭。
“郭帆的路線是正確的,但不是唯一的。”
“他想用氣勢壓倒一切,我想用情感打動內心。”
“兩條不同的路,但目標是一樣的。”
鄭文濤凝視著淩夜堅定的眼神,內心在做著激烈的鬥爭。
作為校長,他必須為學校的聲譽負責。
但網上的輿論也不得不考慮,如果這次比賽失敗,後果不堪設想。
可作為教育者,他又不願意違背自己的判斷。
淩夜是他最得意的學生,從來沒有讓他失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