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聲音帶著前所未有的迷茫。
“十多年來,我一直在追求完美的技巧,現在你讓我忘掉它們,我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唱。”
淩夜看著她痛苦的表情,眼中閃過一抹同情。
但他沒有安慰她,而是繼續說道:“那就重新學。”
接下來的幾天,趙清言開始嘗試放下技巧。
但十多年的肌肉記憶讓她無所適從。
每當她想要表達情感的時候,那些技巧就會自動跳出來,把真實的感受包裝成華麗的展示。
她陷入了自我懷疑的痛苦中。
“我是不是真的沒有天賦?”
“除了技巧,我什麼都不會。”
“也許我根本就不適合音樂。”
第五天的傍晚,劇組休息。
淩夜帶著趙清言來到校園的一個角落。
那裡有幾個學生正圍坐在一起,用一把破木吉他彈唱著自己寫的歌。
歌聲粗糙,和弦簡單,甚至有些跑調。
但那種發自內心的快樂,卻讓整個角落都充滿了溫暖。
“你覺得他們唱得怎麼樣?”淩夜問道。
趙清言下意識想從技術角度批判,但話到嘴邊卻說不出來。
因為那些歌聲裡有她失去很久的東西。
快樂。
純粹的,不摻雜任何功利心的快樂。
“他們…他們很開心。”
她的聲音有不確定。
“對,他們很開心。”
淩夜點點頭。
“音樂最初的意義,不是為了展示技巧,而是為了表達情感。”
“你還記得自己第一次愛上音樂時唱的那首歌嗎?”
趙清言愣住了。
她想起了小時候,坐在外婆家的搖椅上,聽著屋簷下的風鈴,跟著外婆哼唱那首簡單的童謠。
那時候的她,不懂什麼叫音準,不知道什麼是技巧。
隻是單純地覺得,唱歌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風鈴謠》。”
她輕聲說道。
“那就唱給我聽。”
淩夜指了指遠處的夕陽。
“對著那片天空,唱出你最初的感受。”
趙清言站在那裡,看著遠山如黛,夕陽西下。
內心經曆著巨大的掙紮。
十多年的訓練告訴她,要注意呼吸,要控製音準,要展示技巧。
但淩夜的話在耳邊回響:“忘掉所有的技巧。”
她閉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氣。
然後,她開始唱。
“叮叮當,風鈴響,月兒掛在窗…”
聲音不再完美,甚至有些顫抖。
沒有華麗的轉音,沒有炫技的高音。
就像一個小女孩,坐在外婆的搖椅上,聽著屋簷下的風鈴聲,輕聲哼唱。
但這一次,她的歌聲裡有了“靈魂”。
淩夜在一旁靜靜聽著,嘴角露出了微笑。
這才是他要的聲音。
不是技巧的展示,而是情感的流淌。
喜歡讓你寫公益歌,沒讓你寫哭全網啊請大家收藏:()讓你寫公益歌,沒讓你寫哭全網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