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燈彙聚在趙清言身上,她站在舞台中央,偌大的廣場鴉雀無聲。
台下幾千雙眼睛都在盯著她,直播間的觀眾數量還在瘋狂跳動。
剛才葉蔓的表演實在太過震撼,現在所有人都在等著看這個代表東韻藝術學院的她如何應對。
趙清言的手心全是汗,她能感受到來自四麵八方的壓力。
她轉頭看向側台,淩夜就站在那裡,目光溫和而堅定。
他對她做了一個口型:相信自己。
那一瞬間,趙清言想起了這些天的訓練,想起了淩夜說過的話。
她的心突然平靜下來。
舒緩的鋼琴前奏響起,如同山澗清泉。
與剛才《星辰遠征》的雄渾壯闊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現場的喧囂慢慢平息,所有人都被這股寧靜所吸引。
台下的郭帆露出不屑的表情。
這種“小清新”的東西,根本上不了台麵。
他在心裡冷笑,更無法與他的宏大編曲抗衡。
這就是淩夜的水平?簡直是班門弄斧。
“這前奏也太簡單了吧。”
“感覺像是練習曲。”
“跟剛才葉蔓的完全不是一個檔次啊。”
台下竊竊私語聲此起彼伏。
但趙清言已經完全沉浸在了音樂裡。
“這一路上走走停停,順著少年漂流的痕跡…”
“邁出車站的前一刻,竟有些猶豫…”
“不禁笑這近鄉情怯,仍無可避免…”
“而長野的天,依舊那麼暖,風吹起了從前…”
趙清言開口了。
聲音乾淨純粹,沒有多餘的技巧,隻有恰到好處的迷惘。
那種初次離鄉時的真實心境,那種忐忑不安,那種對未知的向往和恐懼,被她用最樸素的方式唱了出來。
台下一個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突然感覺鼻子有點酸。
他想起了四年前,拖著行李箱第一次來到這個城市,站在學校門口不敢進去的那個下午。
那時候的自己,就是這樣的猶豫和迷茫。
“臥槽,這歌詞…”他在心裡暗暗驚歎。
不止是他,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有了共鳴,原本嘈雜的現場開始安靜下來。
歌曲進入中段,趙清言的情感愈發投入。
“從前初識這世間,萬般流連…”
“看著天邊似在眼前,也甘願赴湯蹈火去走它一遍…”
“如今走過這世間,萬般流連…”
“翻過歲月不同側臉,猝不及防闖入你的笑顏…”
她的歌聲裡開始有了畫麵感。
台下一個女生想起了自己的初戀,那個在圖書館裡總是坐在她斜後方的男孩。
畢業在即,她還沒有勇氣表白,眼淚不知不覺就流了下來。
另一個男生想起了剛入學時的豪情壯誌,以為自己能改變世界,能成為了不起的人物。
可四年過去了,他發現自己還是那個普通的小鎮青年。
一個即將畢業的學生想起了這四年來無數個熬夜的晚上,想起了那些為了夢想而放棄的快樂時光。
直播間的彈幕風向也在轉變。
“這歌…怎麼有點想哭”
“沒有一句說畢業,但句句都是我們的青春”
“突然覺得《星辰遠征》好空洞,像喊口號”
“媽的,為什麼聽著聽著就哭了”
“這就是生活啊,真實得讓人心疼”
郭帆的表情開始變得嚴肅起來。
他意識到,這首歌的殺傷力遠比表麵看起來要大得多。
隨後副歌部分到了。
“我曾難自拔於世界之大,也沉溺於其中夢話…”
“不得真假,不做掙紮,不懼笑話…”
“我曾將青春翻湧成她,也曾指尖彈出盛夏…”
“心之所動,且就隨緣去吧…”
“逆著光行走,任風吹雨打…”
趙清言的情感在這一刻完全釋放。
那不是技巧性的爆發,而是一種壓抑後的釋然。
帶著遺憾,卻又無比真誠。
每一個字都在訴說著青春的無奈和美好。
台下徹底安靜了。
沒有人說話,所有人都在靜靜地聽著,靜靜地回味著自己的青春歲月。
台下的葉蔓,臉上的笑容出現了一道裂痕。
“我曾將青春翻湧成她”這句歌詞,讓她想起了自己轉學前,在東韻琴房裡為了一個暗戀的師兄,一遍遍練習的日子。
那時的她,唱歌是為了快樂,是為了那個人能多看她一眼。
什麼時候開始,她的歌聲變得隻為了掌聲和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