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那頭沉默了。
韓磊握著手機的手緊了緊,等待對方的回應。
過了好幾秒,白啟的聲音才響起來。
“這…”
“這是誅心之計啊!”
“高!”
“實在是高!”
白啟的聲音拔高了好幾度,語速都快了。
“你這個想法,太絕了。”
“用資本最在乎的票房,來反擊資本。”
“讓他們看著票房數據,卻看不到一個觀眾。”
“這比任何罵戰都狠!”
韓磊鬆了口氣:“就是不知道觀眾會不會接受這種方式。”
“會的。”
白啟的語氣裡沒有一絲猶豫。
“一定會的。”
“他們花錢買票,守規矩,遵守市場規則,但他們不去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就是最大的諷刺。”
當晚,白啟的社交媒體上出現了一篇短文。
標題很簡單:《如果讓你花錢扇資本一耳光,你願意嗎?》
文章開頭就很抓人。
“最近在想一個問題。”
“如果有一部電影,它的排片是資本砸出來的,它的票房是合同買出來的,它的宣傳是水軍刷出來的。”
“那觀眾還能做什麼?”
“罵嗎?罵了也沒用。”
“抵製嗎?人家根本不在乎。”
“但如果…”
“我們買它的票,但我們不去看呢?”
“讓它的票房再高,影廳裡也空無一人。”
“讓資本看到,他們可以買走排片,可以買走場次,但買不走觀眾的腳步。”
“這算不算最響亮的耳光?”
文章發出來不到十分鐘,評論數就破了五百,還在往上躥。
“這想法…有點意思啊。”
“臥槽,用票房反擊票房,絕了!”
“有沒有人組團的?算我一個。”
“彆光說不練啊,真敢乾嗎?”
“我願意為這個創意買單。”
也有人潑冷水:“搞這些有啥用?人家照樣數錢。”
但很快被其他人懟回去:“你管有沒有用,老子就是不爽,就要惡心他!”
不到半小時,這篇文章的轉發量突破了五千。
緊接著,幾個收到韓磊“啟發”的自媒體也開始從不同角度探討這種“消費者抗議”的可能性。
有人從經濟學角度分析:“這是一種無聲的投票,用市場行為表達市場態度。”
有人從社會學角度解讀:“這是一種集體行為藝術,用消費來解構消費。”
網友們開始自發編段子。
“你可以買走排片,但買不走我的腳。”
“票房歸你,空座歸我,公平吧?”
“老子花錢買票不去看,就是玩兒!”
“顧長風你數你的票房,我看我的空氣,誰也彆嫌棄誰。”
這些段子在社交媒體上瘋狂傳播,配上各種表情包,瞬間點燃了網友的逆反心理。
還有人在微博上發起了投票。
“如果有一場幽靈場行動,你會參加嗎?”
選項隻有兩個:會,不會。
投票發出來不到一小時,參與人數就突破了一萬。
選“會”的人,占了壓倒性的多數。
評論區也徹底炸了。
“我在!算一個!”
“買票不看電影,這操作我服。”
“讓顧長風對著空影廳數票房去吧。”
“有組織嗎?求組隊,單乾怕被當傻子。”
也有人猶豫:“這錢花得值嗎?”
立刻有人回:“值!就當請他吃了頓空氣大餐。”
“兄弟們,開乾!”
“幽靈場行動,啟動!”
喜歡讓你寫公益歌,沒讓你寫哭全網啊請大家收藏:()讓你寫公益歌,沒讓你寫哭全網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