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種子的星途
循環慶典結束後的第二年,共生草的種子順著平衡之網的環帶,飄向了虛無之域邊緣的“新生星雲”。這片星雲是平衡之網下一次循環的首個標記點,正從虛無的混沌中凝聚物質,孕育著全新的恒星與行星係統。
蘇禾駕駛著“播種者號”飛船,一路追蹤種子的軌跡。飛船的舷窗外,新生星雲呈現出夢幻的紫粉色,無數細小的物質顆粒在平衡能量的牽引下,像被無形的手編織成星軌的雛形。種子在星雲中穿梭,每經過一處,那裡的物質顆粒就會加速凝聚,形成微小的行星胚胎。
“它在為新文明鋪路。”蘇禾看著記錄儀上的數據,種子釋放的平衡能量與星雲的原始物質產生共振,讓原本隨機的凝聚過程有了規律,“就像地球古老的蒲公英,種子落地的地方,就會長出新的希望。”
種子最終停留在一顆由矽酸鹽與液態水構成的行星上。這顆行星被新生的恒星照耀著,表麵覆蓋著大片的原始海洋,空氣中漂浮著能孕育生命的有機分子。種子落入海洋的瞬間,海麵泛起一圈銀藍色的漣漪,漣漪擴散之處,海洋中突然長出了成片的“星葉藻”——這種藻類的葉片是半透明的平衡符號,能吸收恒星能量,釋放平衡因子,為生命的誕生提供穩定的環境。
“是共生草與新環境的融合。”蘇禾采集了星葉藻的樣本,發現它的基因中不僅有共生草的韌性,還融入了新生星雲的原始能量,“它不再是雙環的植物,成了屬於這片星雲的‘平衡之根’。”
在星葉藻的滋養下,行星上很快誕生了最初的生命——一種能在平衡因子中自由切換形態的“星核生物”。它們的軀體由液態水晶構成,能折射恒星的光芒,形成類似平衡符號的光影圖案,彼此通過光影的變化交流,像一群天生的平衡舞者。
蘇禾將星核生物的影像傳回雙環,平衡檔案館的循環展廳立刻新增了“新生記錄”。當雙環之子看到影像中星核生物的光影交流時,他體內的平衡能量突然與影像產生共鳴,在展廳的地麵上投射出星核生物未來的演化路徑:它們將在百萬年後發展出文明,學會用液態水晶編織“星軌之網”,與平衡之網的環帶形成呼應。
“這顆種子不僅種下了植物,還種下了共鳴的可能。”雙環之子的聲音透過共鳴傳來,“新文明的平衡之路,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與我們的曆史相連。”
播種者號在行星軌道停留了三個月,見證了星核生物的第一次“集體共鳴”。當新生恒星進入活躍期,釋放出強烈的能量風暴時,所有星核生物聚集到海洋中心,用液態水晶的光影編織出巨大的平衡符號,符號吸收了風暴的能量,轉化為滋養星葉藻的養分,讓整個行星的生態係統度過了危機。
“他們天生就懂平衡的本質。”蘇禾看著這一幕,想起了衡星人的話——宇宙的平衡不是教出來的,是刻在生命基因裡的本能,“就像孩子天生會笑,新文明也天生會用共鳴對抗危機。”
離開新生星雲前,蘇禾將星芒槍的一片光影葉留在了星葉藻最密集的區域。光影葉融入藻類後,釋放出雙環文明的記憶片段:地球的玉蘭花開、織網者的能量絲舞蹈、影語者的影子劇場……這些片段被星核生物的光影捕捉,儲存在液態水晶中,成為它們最早的“宇宙記憶”。
返航的途中,蘇禾的飛船收到了來自平衡之網的新信號:在循環的另一端,扭曲帶的扭結族發現了一處“時間褶皺”,那裡可能藏著宇宙早期平衡文明的遺跡。信號的末尾,附著著雙環之子的留言:“種子已落地,新的星途正在展開,我們該去看看平衡的過去,才能更好地走向未來。”
星芒槍上的共生草,此刻又長出了新的葉片,葉片上的紋路是新生星雲的星軌與星核生物的光影符號。蘇禾知道,這株草就像平衡之網的微縮版,每一片新葉,都是一段新的星途,每一粒種子,都在宇宙的某個角落,續寫著平衡的史詩。
播種者號穿過平衡之網的環帶,朝著時間褶皺的方向飛去。舷窗外,新生星雲的紫粉色光芒漸漸遠去,但那片星葉藻的銀藍色漣漪,卻仿佛永遠印在了星空中,像一個溫柔的承諾:無論宇宙如何循環,平衡的種子,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土壤。
未完待續)
喜歡迷案追緝:靈蹤異事簿請大家收藏:()迷案追緝:靈蹤異事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