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秋曬藥香
立秋過後,日頭就變得金貴起來。天剛蒙蒙亮,小石頭就踩著露水去藥圃裡收藥,桔梗的根須在晨露裡泛著白,蒼術的斷麵帶著淡淡的油光,最讓人歡喜的是那片枸杞,紅瑪瑙似的果子掛滿枝頭,壓得枝條都彎了腰。
“這枸杞得趁天晴多曬幾天,”他一邊摘一邊對身後的林婉兒說,竹籃很快就堆起個紅通通的小山,“曬乾了泡藥酒,給李大叔他們送去些,冬天喝著暖身子。”
林婉兒正蹲在當歸地裡,小心地把挖出來的當歸抖掉泥土。當歸的根須像老爺爺的胡須,在晨光裡透著黃棕色。“阿芷說當歸得用竹席晾,不能沾鐵器,不然會變黑。”她把當歸碼得整整齊齊,“昨天我已經把西廂房的竹席都搬出來曬過了,乾乾淨淨的。”
小芽兒提著個小竹籃,跟在兩人身後撿掉落的枸杞果。她的小辮上沾了片枸杞葉,像戴了朵綠花。“爹,這枸杞好甜!”她捏著顆紅果塞進嘴裡,嘴角沾著紅色的汁,“比鎮上的蜜餞還甜。”
“少吃點,”小石頭笑著拍掉她手上的泥土,“這東西性熱,吃多了會上火。”
阿芷在院裡支起了長長的竹竿,把前幾日收的金銀花、連翹都掛上去晾曬。白色的、黃色的小花串在竹竿上,像一串串迷你的燈籠,風一吹,藥香就漫得滿院都是。“你們看這天氣,準能曬個透乾透。”她眯眼看看日頭,“等曬好了,把金銀花和連翹混在一起,裝成小藥包,街坊們誰感冒了,煮水喝管用得很。”
李逸風從鎮上回來,肩上扛著個新做的竹匾。“張木匠給做的,說是比舊的結實。”他把竹匾放在廊下,“剛路過王嬸家,她說她家的菊花該收了,讓咱去幫忙摘,摘回來分咱一半。”
“那得去,”小石頭直起身,擦了擦額頭的汗,“王嬸家的杭白菊長得好,去年泡的菊花茶,清苦裡帶著甜,比城裡藥鋪賣的還好。”
吃過早飯,一行人往王嬸家去。王嬸家的菊花園就在屋後,一片雪白的菊花在陽光下開得正盛,遠遠望去像落了場雪。蜜蜂在花叢裡嗡嗡地飛,空氣裡飄著清冽的香氣。
“可算來了,”王嬸正忙著摘菊花,看到他們就直起腰,“這菊花得摘半開的,全開的容易散,沒開的又沒藥性。”她教林婉兒掐花的訣竅,“得捏著花蒂轉一下,輕輕一拔就下來了,還不損傷枝葉。”
林婉兒學得快,指尖很快就沾了黃色的花粉。她的藍布褂子上落了幾片白色的花瓣,像繡上去的一樣。“這菊花晾乾了,除了泡茶,還能做枕頭呢。”她捧著一捧白花,香氣鑽進鼻孔,清得人心裡發顫。
“可不是嘛,”王嬸笑著說,“去年我用菊花和決明子做了個枕頭,睡得可香了,眼睛也亮堂了不少。”
小石頭和李逸風負責把摘好的菊花運回去,竹筐裡的白花堆得像雲朵。小芽兒追著蝴蝶在菊花園裡跑,驚起幾隻蜜蜂,嚇得她趕緊躲到林婉兒身後,引得眾人都笑了。
曬藥的日子忙碌卻踏實。白天,大家忙著收藥、晾曬,傍晚就把曬得半乾的藥材收進屋裡,免得沾了露水。夕陽把藥圃染成金紅色時,院裡的竹竿上、竹匾裡,滿滿都是各種藥材——枸杞紅得發亮,當歸透著油光,菊花白得像雪,空氣中的藥香濃得化不開,連風都帶著清苦的甜味。
這天傍晚,小石頭正在翻曬枸杞,忽然發現林婉兒站在廊下,對著竹竿上的藥串出神。“在想啥呢?”他走過去,順著她的目光看去,竹竿上的金銀花在暮色裡泛著淡淡的白。
“我在想,”林婉兒輕聲說,“這些草藥,從春天發芽,到秋天收獲,就像我們過日子一樣,一步一步,踏踏實實的。”
小石頭握住她的手,她的指尖因為摘藥沾了些泥土,卻很溫暖。“太爺爺以前說,藥香裡藏著日子的根。”他望著滿院的藥材,“你聞,這香味多實在,就像咱的日子,穩穩當當的。”
林婉兒靠在他肩上,聞著空氣中的藥香,聽著遠處傳來的蟲鳴,忽然覺得心裡安穩得很。秋夜的風帶著涼意,卻吹不散這滿院的藥香,也吹不散身邊的溫暖。她知道,這些晾曬的藥材,會在冬天裡變成治病的良方,就像這些平凡的日子,會在時光裡釀成最醇厚的滋味,讓人回味悠長。
竹匾裡的枸杞還在靜靜地曬著,在月光下泛著柔和的紅光,像一顆顆攢起來的小日子,飽滿,且充滿希望。
喜歡迷案追緝:靈蹤異事簿請大家收藏:()迷案追緝:靈蹤異事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