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國這個大型權謀劇本殺現場,有位嘴炮王者張儀,堪稱古代版的頂級銷售兼危機公關大師。當其他說客還在靠ppt和數據報告拉投資時,他僅憑一張嘴,就把魏國從六國聯盟的c位,忽悠成了秦國的忠實小弟。這場教科書級彆的談判,比《甄嬛傳》裡的宮鬥戲碼還精彩!
一、開場暴擊:張儀的死亡ppt開場白
話說魏襄王剛繼位,屁股還沒坐熱,就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秦國王牌外交官張儀。這位老哥一進門,連口水都沒喝,就開啟了死亡暴擊模式:大王,您看看魏國這地圖,簡直就是個大型露天靶場啊!東邊是齊國,西邊是秦國,南邊是楚國,北邊是趙國,這四麵八方全是狠角色,魏國就像夾心餅乾裡的奶油,誰都想來咬一口!
魏襄王聽得直冒冷汗,下意識地往王座裡縮了縮:張大人,您這話說得也太嚇人了吧?我們魏國好歹也是老牌強國......
張儀冷笑一聲,掏出一卷羊皮地圖往地上一甩:強國?您瞅瞅這地形,一馬平川,連個像樣的山包都沒有!人家彆國打仗靠天險,咱們魏國全靠硬扛。秦國要是想來打您,騎兵三天就能衝到都城,連喝口水的功夫都不耽誤!
二、連環暴擊:張儀的四麵楚歌分析
見魏襄王臉色發白,張儀知道恐嚇營銷奏效了,立刻乘勝追擊:您現在跟著合縱聯盟混,以為抱上了大腿?拉倒吧!您看看那些盟友,齊國離得遠,楚國不靠譜,趙國自己都顧不過來。等秦國真打過來,誰會來救您?到時候您就是孤家寡人,哭都沒地兒哭!
說到這兒,張儀突然壓低聲音,神神秘秘地說:大王,您知道為啥秦國一直沒動魏國嗎?不是不想打,是在等機會!一旦您在合縱聯盟裡站錯隊,秦國的虎狼之師分分鐘教您做人!到時候城池被占、百姓遭殃,您這王位......他故意沒把話說完,隻意味深長地看了魏襄王一眼。
魏襄王坐不住了,手心全是汗:那張大人覺得,我們魏國該怎麼辦?
三、終極大招:張儀的甜蜜陷阱誘惑
張儀見魚兒上鉤,立刻切換成知心大哥模式:其實辦法很簡單——投靠秦國!您想想,隻要跟秦國結盟,西邊的威脅瞬間解除,秦國還能幫您震懾其他國家。到時候您在中原地區橫著走,誰還敢動您?
為了增加說服力,張儀開始畫大餅:秦王說了,隻要魏國願意臣服,不僅保證安全,還會分好處!以後打仗搶到的地盤,魏國也有份;做生意通商,秦國給您開綠色通道。這可比跟著那群不靠譜的盟友強多了!
魏襄王有點心動,但還是猶豫:可這樣一來,其他國家會不會說我們背信棄義?
張儀不屑地嗤笑一聲:在戰國這地界,講信用能當飯吃嗎?您看看其他國家,哪天不是爾虞我詐?與其當合縱聯盟的炮灰,不如做秦國的vip!再說了,等魏國強大起來,想怎麼玩還不是您說了算?
四、大結局:魏國的現場
在張儀的狂轟濫炸式遊說下,魏襄王徹底淪陷了。他一拍大腿:張大人說得對!就這麼辦!很快,魏國就宣布退出合縱聯盟,轉頭和秦國簽訂了友好條約。
消息傳出,六國聯盟炸鍋了。其他國君紛紛罵張儀是攪屎棍,但罵歸罵,誰也拿他沒辦法。畢竟在張儀的三寸不爛之舌下,魏國心甘情願地跳進了秦國的懷抱,還覺得自己賺大發了。
司馬光說
甚矣,張儀之辯也!其以危言聳魏,以利誘之,使魏背盟而事秦,此非忠信之道也。夫邦交之道,當以信義為本,若以詐術相欺,雖得一時之利,終必受其害。魏襄王不察,為張儀所惑,棄合縱之約,自撤藩籬,魏國之衰,實始於此。後世之人,當以此為戒,不可為利所誘,而忘大義也。
作者說
張儀這波操作,簡直是職場談判和危機公關的教科書!他深諳恐懼營銷+利益誘惑的雙重套路,先把魏國的處境說得慘不忍睹,讓魏襄王慌了神;再拋出秦國的橄欖枝,給足甜頭。這就好比你去買車,銷售先嚇唬你不買這款車分分鐘被人超車,然後又給你瘋狂打折送保養,誰能扛得住?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魏國的選擇也暴露了戰國時期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這一殘酷現實。在弱肉強食的環境下,所謂的聯盟、信義,在生死存亡麵前都顯得無比脆弱。這也提醒我們:無論是職場還是生活中,光靠感情維係關係遠遠不夠,自身實力才是硬道理。畢竟,當危機來臨時,沒人會為你的天真買單!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