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國時代的上,有人靠兵法謀略起飛,有人憑三寸不爛之舌逆襲,而呂不韋偏要另辟蹊徑——這位原本在邯鄲街頭倒騰奇珍異寶的大商人,硬是把政治當生意做,上演了一出從到的魔幻跨界大戲,堪稱古代版風口上的豬2.0。
一、商業鬼才盯上潛力股人質
當呂不韋在趙國邯鄲遇見嬴異人時,這位秦國質子正頂著黑眼圈蹲在破院子裡啃冷饅頭。彆的商人看到落魄公子哥隻想繞道走,呂不韋卻兩眼放光,仿佛看到了行走的原始股。他搓著雙手對老爹感歎:倒賣珠寶最多賺十倍利潤,要是投資個人當國君...嘖嘖,這回報率不得爆表?
說乾就乾!呂不韋開啟了霸道總裁式幫扶計劃:先是自掏腰包給嬴異人置辦貂裘寶馬,讓他從流浪王子變身社交名媛;接著重金賄賂華陽夫人的姐姐,上演了一出跨國認親大戲。最絕的是,他還把自己能歌善舞的愛妾趙姬送給嬴異人,這波買一送一的操作,直接讓嬴異人感動得眼淚汪汪。
二、史上最豪天使輪融資
在呂不韋的神操作下,嬴異人搖身一變成了秦國太子的乾兒子。當孝文王戲劇性地體驗三天帝王卡下線後,嬴異人順利登基,是為秦莊襄王。這位知恩圖報的新國君大手一揮:老呂,這江山有你一半功勞!呂不韋就這樣從商人跨界成了秦國相國,還喜提文信侯封號,封地十萬戶,堪稱古代版ipo造富神話。
手握大權的呂不韋徹底放飛自我,搞起了政商結合新模式。他不僅在朝堂上推行新政,還利用職權搞起跨國貿易,把秦國特產賣到六國,賺得盆滿缽滿。更絕的是,他效仿戰國四公子養門客,結果湊出三千鍵盤俠,鼓搗出一本《呂氏春秋》,還囂張地掛在鹹陽城門:誰能改一個字,賞千金!這就是成語“一字千金”的由來。這波營銷操作,直接讓他成了文化圈頂流。
三、扶幼主上演攝政王者
秦莊襄王估計是被老爹的短命基因傳染,在位沒幾年也駕鶴西去。年僅13歲的嬴政接過王位時,估計滿腦子都是問號:這江山咋就突然歸我了?而呂不韋卻笑出了聲——這劇本他熟啊!直接開啟霸道仲父模式,把朝堂大權牢牢攥在手裡,成了秦國實際上的話事人。
那段時間,呂不韋堪稱戰國頂流斜杠青年:白天在朝堂指點江山,晚上在書房編書立說,閒了還能跟太後趙姬敘敘舊情。他的權力大到什麼程度?連嬴政都得恭恭敬敬喊一聲,妥妥的攝政王既視感。各國使者來秦國,第一時間不是拜見秦王,而是帶著厚禮去呂不韋府上。
四、成也投機敗也投機
然而,再牛的商業奇才也有翻車的時候。隨著嬴政一天天長大,這位未來的千古一帝看著呂不韋在朝堂上呼風喚雨,心裡早就憋了一肚子火。偏偏呂不韋還搞出個嫪毐事件,直接觸碰了嬴政的逆鱗。最終,曾經風光無限的呂不韋收到嬴政的靈魂拷問:你對秦國有啥功勞?憑啥封十萬戶?無奈之下,隻能飲鴆自儘,落得個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的結局。
司馬光說:
臣光曰:呂不韋以賈豎之身,行奇計於危國,僥幸成事,位極人臣。然其貪權嗜利,不知進退,終致身敗名裂。可見非其位而居之,非其德而享之,未有不速禍者也。後之從政者,當以此為戒。
作者說:
呂不韋的一生,簡直就是戰國版《華爾街之狼》!人家倒騰珠寶,他倒騰國君;彆人混官場,他直接把官場當商業帝國打造。從奇貨可居的商業鬼才,到權傾朝野的大秦相國,再到飲恨自儘的悲劇收場,這劇情反轉比過山車還刺激,也讓人唏噓。
不過話說回來,呂不韋雖然下場淒慘,但他確實給秦國留下了不少:《呂氏春秋》融合百家思想,成了珍貴的文化典籍;推行的新政也為秦國統一六國打下基礎。隻能說,在權力的遊戲裡,沒有永遠的贏家,再精明的商人,一旦踏入政治的修羅場,也得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全身而退。畢竟,政壇不是商場,帝王心術可比做生意複雜多了!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