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心戴上王冠的第一周,對著銅鏡反複確認:這金燦燦的玩意兒真長在自己頭上?以前放羊時連塊完整的麵餅都吃不上,現在頓頓有烤羊腿,這落差感,比坐過山車還刺激。不過很快他就發現,當楚王遠沒有想象中那麼瀟灑——每天批的奏折都是項梁團隊提前寫好的標準答案,想見個大臣還得跟項梁的秘書預約,活脫脫成了項家軍的人形印章。
這天早朝,羋心正昏昏欲睡地蓋著章,突然聽見下方傳來爭吵聲。原來是項梁的愛將宋義,指著戰報跳腳:秦軍章邯來勢洶洶,咱們剛打下的定陶怕是守不住!羋心下意識挺直腰板:那...那就調兵支援?話音未落,項梁就冷哼一聲:大王好好歇著,軍事上的事,末將心裡有數。滿朝文武齊刷刷低頭,仿佛突然被按下靜音鍵,隻留羋心尷尬地摳著王座上的雕花。
憋屈歸憋屈,放羊娃的求生本能可沒丟。羋心開始暗中觀察局勢:項梁打了幾場勝仗後,走路都帶風,見誰都鼻孔朝天;底下將領表麵唯唯諾諾,私下卻總對著地圖唉聲歎氣。更要命的是,項梁非要在定陶和秦軍死磕,連老謀深算的範增勸了三次都沒用。羋心摸著王冠上的翡翠珠子,突然靈光乍現——機會來了!
他先是把自己的貼身侍衛換成楚地老兵,又偷偷派人給宋義送密信。等項梁在定陶被章邯打得全軍覆沒的消息傳來時,羋心正在後宮啃西瓜。汁水順著嘴角流下來,他卻笑得比蜜還甜:去,把宋義將軍給寡人請來!
當宋義頂著黑眼圈出現在王宮時,差點驚掉下巴——那個唯唯諾諾的放羊娃,此刻端坐在王座上,眼神銳利得像淬了毒的匕首:項將軍不聽諫言,致我楚軍大敗,本王痛心疾首。宋卿素有將才,這上將軍之位,非你莫屬!宋義撲通跪下,額頭磕得地板咚咚響:臣...臣定當肝腦塗地!
消息傳開,整個楚營都炸了鍋。項梁的老部下們氣得跳腳:這小子翅膀硬了?可羋心早有準備,連夜冊封項羽為魯公,英布為當陽君,把項家軍的骨乾挨個封官許願。表麵上是論功行賞,實則分化瓦解,這招玩得比現代職場pua還溜。
最絕的是救趙之戰。當宋義帶著大軍走到安陽,突然宣布原地駐紮46天,理由是等秦趙兩敗俱傷。將士們凍得直哆嗦,宋義卻在大帳裡開慶功宴。羋心接到密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當即派使者持節杖來到軍中:宋義怯戰不前,貽誤軍機,斬!可憐宋義還沒反應過來,腦袋就落了地。
這下項羽徹底坐不住了。這位力能扛鼎的猛將提著劍衝進王宮,卻見羋心慢條斯理地品茶:小羽啊,你叔父不聽勸才丟了性命,你不會也想重蹈覆轍吧?說著指了指案上的兵符,救趙之事,本王已安排妥了。項羽攥著劍柄的手青筋暴起,最終還是咬牙接過兵符——畢竟在這個節骨眼上,造反等於給秦軍送人頭。
巨鹿之戰,項羽破釜沉舟一戰成名,可班師回朝時卻發現,朝堂早已換了天地。羋心不僅提拔了大批親信,還頒布新規:先入關中者為王!明擺著是要把項羽排擠出局。項羽氣得摔了酒碗:這放羊娃,套路比我的兵器還多!
但羋心也不是沒有破綻。他重用的劉邦,表麵上唯命是從,背地裡卻在關中廣施恩德,百姓們都說沛公來了不納糧。當劉邦率先攻破鹹陽的消息傳來,羋心笑得差點把王冠掉地上。可他沒想到,這竟是自己命運的轉折點——項羽在鴻門宴上放走劉邦,楚漢相爭的大幕就此拉開,而他這個曾經的幕後玩家,也即將成為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司馬光說
對於羋心的逆襲之路,司馬光在《資治通鑒》裡感慨:楚懷王初立,不過項梁掌中傀儡,然能審時度勢,借勢而起,實乃亂世梟雄。惜其未能駕馭項羽之悍,又失劉邦之詐,終致身死國滅,可歎也!這番評價,既肯定了羋心的政治手腕,也指出了他致命的戰略失誤。
作者說
羋心的故事,活脫脫一部草根逆襲失敗指南。他用實際行動證明:哪怕開局隻是個放羊娃,隻要抓住機會、玩轉權謀,也能在曆史舞台上蹦躂出精彩的水花。但權力的遊戲從來不是單人劇本,當他試圖同時製衡項羽和劉邦這兩大boss時,就像走鋼絲還不忘翻跟頭,摔下來隻是時間問題。不過話說回來,從羊圈到王座,再從王座到深淵,羋心這跌宕起伏的人生,可比現在的爽文小說精彩多了!畢竟,曆史從來不愛按套路出牌,每個敢跟命運掰手腕的人,都值得被寫進史書裡。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