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漢爭霸這場大型古裝權謀劇中,有一段劇情堪稱教科書級的宮鬥戲——不是妃子們爭寵,而是兩大男人之間的信任崩塌現場。故事主角一個是扛鼎霸王項羽,一個是被稱為的老謀深算範增,而把這對黃金搭檔拆夥的罪魁禍首,竟是劉邦手下一個愛耍小聰明的謀士陳平。這場大戲,堪稱古代職場pua經典案例,看完讓人直呼:職場套路深,我要回農村!
一、陳平的:四萬金輿論離間計
當時的局勢,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滎陽,眼看著就要成為甕中之鱉。就在這生死存亡之際,劉邦手下的陳平一拍腦袋:大王,我有個損招!劉邦眼睛一亮:快說!隻要能救命,再損的招我都用!陳平搓著小手嘿嘿一笑:咱們花錢買水軍,在項羽陣營搞輿論戰!
說乾就乾,劉邦大手一揮,撥給陳平四萬斤黃金——這在當時可是一筆天文數字!要知道,那時候的黃金可不是現在的金條,而是黃銅,四萬斤堆起來能把倉庫壓塌。陳平揣著這筆巨款,開啟了他的大業。他讓手下去項羽軍營附近的小酒館、茶館溜達,見人就塞錢:兄弟,幫我個忙,在軍營裡傳點小道消息。
這些小道消息堪稱古代版的標題黨聽說了嗎?範增和劉邦私底下有來往!範增早就看項羽不順眼了,準備跳槽呢!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傳到了項羽耳朵裡。項羽是什麼人?那可是力能舉鼎的猛男,腦子卻不太靈光,一聽這話就炸毛了:什麼?亞父居然要背叛我?
二、項羽的神操作:用餿飯試探範增
項羽雖然脾氣暴躁,但也不是完全沒腦子。他決定先試探一下範增,於是來了個鴻門宴2.0版本。這天,項羽派人給範增送了一桌豐盛的酒席,範增一看,好家夥,山珍海味擺滿了桌,心裡還挺高興:看來大王還是信任我的。
可就在範增準備動筷子的時候,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送飯的小兵突然一拍腦袋:哎呀!送錯了!這桌酒席是給劉邦使者準備的,給亞父的在那邊。說著,端走了這桌好酒好菜,換來了另一桌——剩飯剩菜!範增看著麵前的餿飯,鼻子都氣歪了:好你個項羽,居然這麼對我!
這一招可謂是殺人誅心。範增是什麼身份?那可是被項羽尊稱為的人,在項羽陣營地位僅次於項羽。現在項羽用這種方式羞辱他,這哪裡是試探,分明是赤裸裸的侮辱!範增當場就爆發了:豎子不足與謀!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願賜骸骨歸卒伍!意思就是:你個臭小子,我不跟你玩了!天下大局已定,你自己折騰去吧!我要告老還鄉!
三、範增的:氣到背上長瘡
範增也是個暴脾氣,說走就走,連個辭職報告都不寫。他帶著一肚子怨氣踏上了回鄉之路,越想越氣,越氣越走得快。結果這一路走下來,氣火攻心,背上居然長了個大瘡!要知道,古代醫療條件差,背上長瘡可不是小事,弄不好就是致命的。
可範增還是咽不下這口氣,一邊走一邊罵:項羽那個蠢貨,不聽我的話,早晚要完蛋!就這樣,範增在悲憤交加中,走到了彭城今江蘇徐州),最終因為背上的瘡毒發作,病逝在路上。一代謀士,就這麼憋屈地走完了一生。
四、項羽的:失去智囊團的後果
範增一走,項羽陣營立刻陷入了混亂。沒了這個軍師諸葛亮,項羽就像沒頭蒼蠅一樣亂撞。原本穩操勝券的局勢,開始急轉直下。劉邦抓住機會,一路反攻,把項羽打得節節敗退。最後,項羽被困垓下,上演了一出霸王彆姬的悲劇,自刎於烏江畔。
有人說,項羽輸給劉邦,不是輸在武力,而是輸在腦子。範增在的時候,給他出了不少好主意,可項羽偏偏不聽;等範增走了,他才知道後悔,可惜已經晚了。這就好比玩遊戲,前期有個大神帶飛,你卻覺得人家囉嗦,把大神氣走了,結果後期被敵方虐成狗,這能怪誰?
司馬光說:領導要學會用人不疑
北宋史學家司馬光在《資治通鑒》裡對這段曆史大發感慨:夫信者,人君之大寶也。國保於民,民保於信;非信無以使民,非民無以守國。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鄰,善為國者不欺其民,善為家者不欺其親。不善者反之...
簡單來說,司馬光認為:作為領導,最重要的就是信任下屬。項羽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他疑心病太重,連自己最信任的都懷疑,最後眾叛親離。反觀劉邦,雖然人品不咋地,但用人方麵確實有一套,敢於放權,這才成就了大業。所以說,職場上想要混得好,領導得學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作者說:職場套路深,真誠才是必殺技
看完這段曆史,我隻想說:職場套路千千萬,真誠才是必殺技!陳平的離間計雖然高明,但靠的是陰謀詭計;項羽的失敗,歸根結底是因為他沒有真誠對待自己的下屬。反觀現在的職場,那些靠耍小聰明上位的人,也許能得意一時,但終究走不長遠。
真正厲害的領導,懂得尊重和信任下屬;真正聰明的員工,懂得用實力說話。與其天天想著勾心鬥角,不如踏踏實實提升自己的能力。畢竟,在職場上,實力才是硬道理,真誠才是長久之計。就像古人說的: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時間一長,誰是真心,誰在演戲,自然一目了然。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