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今天咱要嘮的這段曆史,堪稱古代版權力的遊戲,劇情跌宕起伏,反轉比坐過山車還刺激!主角就是漢朝開國皇帝劉邦,這位從沛縣走出來的草根帝王,在處理異姓王的問題上,那操作簡直比拆盲盒還讓人上頭——前期瘋狂分封,後期又瘋狂翦滅,把一眾異姓王耍得團團轉。
話說當年,劉邦還在和項羽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為了能多拉幾個幫手,那可真是大方得很。他大手一揮,承諾隻要幫他打敗項羽,就裂土封王。韓信、彭越、英布這些狠角色一聽,眼睛都亮了,紛紛表示願意為劉邦效力。畢竟誰不想當一方諸侯,享受榮華富貴呢?就這樣,在各路諸侯的助力下,劉邦終於在垓下之戰中打敗了項羽,成功建立了漢朝。
漢朝立國之後,劉邦也不含糊,立馬兌現承諾,分封韓信為齊王後來改封楚王)、彭越為梁王、英布為淮南王,再加上其他幾個異姓王,一下子就形成了郡國並行的體製。這些異姓王們手握重兵,占據著大片土地,日子過得那叫一個瀟灑。他們以為從此就可以高枕無憂,安享富貴了,卻不知道,一場危機正在悄悄逼近。
劉邦雖然表麵上對這些異姓王客客氣氣,但心裡早就犯起了嘀咕。他看著這些手握大權的異姓王,越想越覺得不安。畢竟這些人都不是自己的嫡係,萬一哪天翅膀硬了,想要造反,那可怎麼辦?於是,劉邦心裡就埋下了翦滅異姓王的種子。
第一個倒黴的就是韓信。這位,打仗那是一把好手,幫劉邦打下了半壁江山。可正所謂功高震主,韓信的存在,讓劉邦夜不能寐。於是,劉邦就開始琢磨著怎麼收拾韓信。機會很快就來了,有人告發韓信謀反。劉邦一聽,眼睛都亮了,這不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嘛!但他也知道,韓信不好對付,直接派兵去打,勝負難料。於是,他就采用了陳平的計策,假裝要到雲夢澤巡遊,邀請各路諸侯前來相會。韓信不知是計,也來參見,結果一到就被劉邦給抓了個正著。劉邦也沒直接殺了韓信,而是把他降為淮陰侯,帶回長安軟禁了起來。
本以為韓信就這樣被收拾得服服帖帖了,可劉邦還是不放心。而呂後呢,比劉邦更狠辣。她覺得留著韓信始終是個隱患,於是就和蕭何合謀,把韓信誘騙到宮中。可憐韓信,一代名將,就這樣被一群宮女用竹刀給捅死了,還被滅了三族。韓信估計到死都沒想到,自己最後竟然死在了一群弱女子手裡,這死法,簡直太憋屈了!
韓信一死,其他異姓王也開始坐不住了。他們心裡都明白,劉邦這是要開始動手了。彭越就是第二個遭殃的。彭越本來也沒想著造反,可偏偏趕上劉邦要他出兵,他稱病不去。這下可惹惱了劉邦,直接派人把他抓了起來,貶為庶人,流放到蜀地。彭越在路上遇到了呂後,還想著讓呂後幫他說說情,回到故鄉。呂後表麵上答應了,卻把他又帶了回去,還對劉邦說:彭越是個壯士,把他流放到蜀地,不是給自己留下後患嗎?不如殺了他!劉邦一聽,覺得有道理,於是彭越也步了韓信的後塵,被剁成了肉醬,還被分給其他諸侯吃,這手段,簡直太殘忍了!
英布看到韓信、彭越的下場,心裡害怕極了,知道自己早晚也會被劉邦收拾,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起兵造反。可惜,英布雖然勇猛,但比起劉邦手下的那些將領,還是差了點火候。一番激戰之後,英布兵敗被殺。
就這樣,曾經風光一時的異姓王們,一個個都被劉邦給收拾了。劉邦這一番操作,簡直就是古代版的過河拆橋,“兔死狗烹”。不過,從劉邦的角度來看,他這麼做也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畢竟,這些異姓王勢力太大,對漢朝的穩定構成了威脅。但他采取的手段,也實在是太狠了點,讓後人對他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
司馬光說
漢高祖之行事,誠可歎也!昔者高祖困於楚漢之爭,許以裂土之封,誘韓信、彭越、英布之屬為己所用。此乃權宜之計,然既踐位稱尊,便當懷柔以德,撫循有方。《詩》雲:無信人之言,人實迋女。今高祖背盟棄信,先封之而遽翦滅之,豈合聖王之道乎?
昔管仲相齊,九合諸侯不以兵車;楚莊問鼎,終能納諫而罷。韓信有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之能,彭越具擅遊擊、擾糧道之智,英布亦非庸碌之輩。縱其或有不臣之心,高祖何不效古之明君,以德化之,以禮製之?乃用詐謀於雲夢,假婦人之手戕害功臣,複將彭越醢為肉醬,遍賜諸侯,此等行徑,直如虎狼!
昔者齊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鮑叔牙進曰:使齊稱霸,非管仲不可。桓公遂釋前嫌,終成霸業。反觀高祖,不能容功臣之勳,反以猜忌之心大行屠戮,致使天下寒心。如此行事,何異於飛鳥儘,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此非所以垂範後世,為萬代之君者也!悲夫!以高祖之雄才大略,若能以仁義為本,懷柔功臣,安知漢室之治不更昌明乎?
在司馬光看來,劉邦前期分封異姓王,那是立下了契約,結果後來又出爾反爾,大肆翦滅,這完全不符合儒家所倡導的誠信原則。他認為,為人君者,當以信立天下,劉邦如此不講信用,隨意撕毀契約,實在不是明君所為。這不僅破壞了社會的信任基礎,也為後世開了一個不好的頭。而且那些異姓王,雖然有野心,但也並非都是十惡不赦之徒,劉邦如此趕儘殺絕,實在是太過殘忍,有失帝王的氣度。
作者說
咱站在今天的角度看,劉邦這事兒乾得確實不地道,但也不能完全怪他。畢竟在那個亂世,權力就是一切,為了保住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他也是沒辦法。不過,他收拾異姓王的手段也太粗暴了,一點都不講究。要是他能學學後來的宋太祖趙匡胤,來個杯酒釋兵權,說不定就不會落得個過河拆橋的罵名了。但曆史就是曆史,沒有如果。劉邦的這些操作,雖然手段狠辣,但也確實鞏固了漢朝的統治,為後來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礎。隻能說,在權力的遊戲中,從來就沒有絕對的對錯,隻有利益的權衡。這段曆史,也給我們後人留下了無儘的思考和感慨。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