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古代朝堂最刺激的劇情,莫過於有人公然撕毀祖宗定下的。西漢初年這場分封諸呂風波,堪稱政治界的大型翻車現場——太後硬要給娘家人開後門,老臣們一邊假意配合一邊憋大招,活脫脫一部現實版的《潛伏在朝堂》。
事情得從呂後當上女ceo說起。自從把劉氏江山玩成了呂氏控股集團,這位太後就琢磨著給娘家人謀福利。畢竟打工人再努力,哪有自家人用著順手?於是她一拍桌子,決定給呂氏子弟批量頒發王侯體驗卡。可這操作直接撞上了高祖劉邦留下的白馬之盟——當年老劉家搞團建,殺白馬歃血為盟,立下非劉氏不王,非有功不侯的鐵律,這就好比公司明文規定非股東不得持股,呂後現在卻想帶著呂氏親友團強行入股。
第一個跳出來當刺兒頭的是右丞相王陵。這位老同誌打小就有股子軸勁兒,聽到消息當場就炸了:先帝歃血為盟的規矩,您說改就改?這和在故宮裡開燒烤攤有啥區彆!朝堂氣氛瞬間降到冰點,呂後臉黑得能滴出墨汁,心說:這老東西,給你臉了是吧?
反觀左丞相陳平、太尉周勃,畫風就截然不同。這二位表麵上瘋狂點頭:太後聖明!您說封誰就封誰!那諂媚勁兒,不知情的還以為是呂氏家族的編外人員。可私下裡,陳平摸著八字胡對周勃神秘一笑:老哥,咱們這叫戰略忽悠!現在硬剛就是雞蛋碰石頭,等太後歸西,咱們再把場子找回來!周勃一拍大腿,糙漢子都被這騷操作驚到了:妙啊!這波叫職場忍術之極限拉扯!
這邊廂,呂後被的陳平周勃哄得眉開眼笑,轉頭就把王陵明升暗降,讓他去給小皇帝當太傅。表麵上是升職加薪,實則剝奪了實權。王陵氣得當場辭職,臨走前還對著朝堂方向瘋狂翻白眼:你們就作吧!等哪天我看你們怎麼收場!
呂後可不管這些風言風語,開啟了瘋狂分封模式。她先封侄子呂台為呂王,接著呂產、呂祿等呂氏子弟紛紛加官進爵,整個朝堂成了呂氏家族的慶功宴。更絕的是,她還搞起了政治聯姻,讓劉氏宗親娶呂氏女,把老劉家和呂家捆成了命運共同體。這招堪比現代企業的交叉持股,看似親上加親,實則暗潮洶湧。
但陳平、周勃這兩位潛伏大師可沒閒著。他們一邊在呂後麵前當人形點讚機,一邊暗中聯絡劉氏宗親,時不時搞個地下茶話會。周勃掌管著北軍兵權,表麵上對呂氏唯命是從,私下裡卻把軍隊訓練得嗷嗷叫,就等著關鍵時刻來個甕中捉鱉。陳平更絕,天天在家裝糊塗,抱著酒壇子吟詩作對,把呂後哄得以為他已經躺平,實際上書房裡的密謀小本本都快記滿了。
這場暗流湧動的權力博弈,一直持續到呂後去世。老太太前腳剛咽氣,陳平周勃後腳就掀了桌子。他們聯合劉氏宗親,裡應外合發動政變,把呂氏家族一鍋端。那些曾經風光無限的呂氏王侯,一夜之間成了階下囚,呂氏集團徹底破產清算。這場持續多年的分封鬨劇,最終以劉氏奪回江山畫上句號。
司馬光說:
司馬老先生在《資治通鑒》裡痛心疾首地批注:瞧瞧這亂象!呂後公然違背先帝盟約,陳平周勃又陽奉陰違,這就是典型的上梁不正下梁歪!誠信一旦崩塌,朝堂哪有不混亂的?在他看來,無論是呂後破壞規矩,還是老臣們的曲線救國,都嚴重破壞了封建禮製,必須嚴厲批判。
作者說:
站在曆史的後視鏡回望,這場分封風波堪稱古代政治智慧的巔峰對決。呂後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展現出非凡的魄力,卻也暴露了外戚乾政的致命缺陷;王陵死磕到底,雖略顯迂腐,卻守住了原則底線;而陳平周勃的潛伏戰術,更是把韜光養晦四個字玩出了花。這場博弈沒有絕對的贏家,卻給後世留下了深刻教訓:權力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更有趣的是,它還證明了一個真理——在古代朝堂混,光有硬骨頭不行,還得會點七十二變的生存智慧。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