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皇帝界,漢文帝絕對是反內卷第一人。彆的帝王一登基,不是大興土木建宮殿,就是廣納妃嬪擴充後宮,恨不能把國庫掏空來彰顯皇家氣派。可這位爺偏不按套路出牌,在位二十三年,愣是把刻進了dna,活脫脫一個行走的摳門教科書。
先說這皇宮建設。彆的朝代換個皇帝,第一件事就是翻新宮殿,搞點形象工程。漢文帝倒好,宮室、苑囿這些地方,愣是二十三年沒動過一磚一瓦。有次他心血來潮,想在皇宮裡修個露台,站上麵吹吹風、看看景。工匠們連夜做預算,算完報上來:陛下,這工程得花百金,差不多是十戶中等人家的全部家當!漢文帝一聽,眼睛瞪得比銅鈴還大:啥?就修個觀景台,要花這麼多?夠十戶人家吃喝拉撒好些年了!當場大手一揮:不修了!這錢留著給百姓買米買麵不香嗎?
再說穿衣打扮。彆的皇帝衣櫃裡綾羅綢緞堆成山,換季比換心情還快。漢文帝呢?常年穿著一件黑色粗布衣,補丁摞補丁都舍不得扔,活像個行走的丐幫長老。他最寵愛的慎夫人也跟著,彆的妃子衣服拖地三米八,裙擺上繡滿金線銀絲,慎夫人的裙子短得不能再短,帷帳更是素得像塊抹布,連個花紋都沒有。宮女們私下都吐槽:跟著這樣的主子,連件像樣的新衣服都穿不上!
吃的方麵就更彆提了。禦膳房每天變著花樣準備珍饈美饌,漢文帝看都不看,頓頓粗茶淡飯就打發了。有次廚子精心烹製了一道龍鳳呈祥,用山珍海味擺成龍鳳造型,想著討皇帝歡心。漢文帝皺著眉頭瞅了半天:做這道菜得殺多少生靈?費多少食材?以後彆整這些花裡胡哨的!廚子當場石化,估計心裡在想:早知道還不如炒盤青菜!
最絕的是他臨終前的操作。公元前157年,漢文帝感覺自己大限將至,彆的皇帝忙著打造豪華陵寢,金銀珠寶往墓裡塞得跟不要錢似的。漢文帝倒好,留下一道堪稱史上最摳門遺詔哭祭三天就夠了,都彆在這哭哭啼啼浪費時間!喪服趕緊脫了,該乾啥乾啥去。我的霸陵,陪葬品全用瓦器,不準用金銀銅錫裝飾!陵墓就依山而建,彆大興土木堆墳頭,多浪費人力物力!
這遺詔一出,滿朝文武都懵了。大臣們心裡直犯嘀咕:陛下,您可是皇帝啊!死後連個體麵的葬禮都不要,這傳出去多沒排麵?可漢文帝鐵了心要把節儉貫徹到底,任誰勸都沒用。結果他的霸陵,成了曆史上最的帝王陵,沒有之一。
但老百姓卻把漢文帝誇上了天。以前皇帝修宮殿,百姓得服徭役,累死累活還沒工錢;現在好了,漢文帝不折騰,大家能安心種地、做生意,日子越過越紅火。長安城的百姓編起了順口溜:文帝皇帝真節儉,不蓋宮殿不擺麵,省下錢糧惠民間!
司馬光說
噫!漢文帝之儉,千古罕有其匹。觀其在位,不務奢華,不事紛華,以百姓之疾苦為念,以社稷之長遠為懷。露台罷建,示其愛民;薄葬遺詔,顯其達觀。古之賢君,節儉者有之,然能終身行之,且澤被萬民者,非文帝莫屬。後之治國者,當以文帝為鏡,克己奉公,方為正道。
作者說
漢文帝的,放在今天絕對能斬獲環保先鋒節約標兵等一堆榮譽稱號。彆的皇帝拚命搞麵子工程,他卻一門心思給百姓謀福利。在他眼裡,錢不是用來滿足私欲的,而是要花在刀刃上。這種超前的執政理念,放在21世紀都不過時。他用實際行動證明:真正的帝王氣派,從來不是靠金銀珠寶堆出來的,而是靠一顆為民著想的心。下次當你想大手大腳花錢時,不妨想想漢文帝——省錢一時苦,造福子孫福!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