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漢那場驚天地泣鬼神的七國之亂中,有位軍事天才把苟住就能贏的戰術玩出了花。彆的將軍打仗靠衝鋒陷陣,他倒好,天天在軍營裡躺著喝茶,愣是把叛軍熬到懷疑人生。這位堪稱古代版躺贏大師的人物,就是周亞夫。漢文帝臨死前還拉著兒子的手念叨:兒啊,以後要是出大事,趕緊找周亞夫,這人能處!沒想到老爺子一語成讖,真讓他押中了寶。
七國聯軍舉著誅晁錯,清君側的大旗殺來那會兒,漢景帝正抱著腦袋發愁:完犢子,這可咋整?突然靈光一閃,想起老爹的臨終遺言,一拍大腿:就決定是你了!周亞夫!當即封他為太尉,帶著三十六路將軍去收拾叛軍。接到任命的周亞夫嘴角微微上揚,心裡早有了一套。
當時叛軍裡最生猛的就屬吳楚聯軍,尤其是楚軍,那戰鬥力堪稱西漢戰狼部隊。周亞夫摸著下巴琢磨:硬剛肯定吃虧,得想個騷操作。結果他想出的第一招就讓人大跌眼鏡——直接放棄梁國!要知道梁國可是叛軍西進的必經之路,梁孝王還是漢景帝的親弟弟。消息傳到梁國,梁孝王差點把桌子掀了:周亞夫你個老六!這是把我當炮灰啊!
周亞夫才不管這些,帶著大軍跑到昌邑就紮下營寨,開啟了躺平模式。白天躺在帳篷裡曬太陽,晚上點著油燈數星星,任憑梁孝王的求救信像雪花一樣飛來,他眼皮都不抬一下。手下將領急得直跺腳:大帥!再不去救梁國,陛下怪罪下來可怎麼辦?周亞夫翹著二郎腿慢悠悠道:慌啥?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要說這位周大帥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原來他早就盯上了叛軍的命門——糧草。古代打仗講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周亞夫決定來一招釜底抽薪。他暗中派出一支輕騎兵,像幽靈一樣摸到淮泗口,對著叛軍的運糧隊就是一頓狂揍。這下可好,吳楚聯軍的糧倉直接被端了,士兵們啃了幾天野菜,餓得連刀都拿不穩。
叛軍這邊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吳王劉濞咬咬牙:拚了!去端了周亞夫的老巢!結果士兵們餓得眼冒金星,剛衝到周亞夫營寨前就癱倒一片。周亞夫這才不慌不忙下令反擊,叛軍哪還有還手之力,被打得哭爹喊娘。吳王劉濞見勢不妙,連夜帶著幾個親信撒丫子就跑,楚王劉戊更慘,直接抹脖子自殺了。
這邊吳楚聯軍剛被收拾完,另一邊欒布、酈寄等人也沒閒著。欒布帶著部隊在齊地一頓猛操作,把造反的王爺們打得找不著北;酈寄則帶著大軍把趙國圍得水泄不通,最後順利破城。這場來勢洶洶的七國之亂,愣是被周亞夫帶著大夥用三個月就給收拾乾淨了。
更絕的是,直到打完仗,梁孝王還在生周亞夫的氣。不過事實證明,周亞夫這招放棄梁國雖然缺德,但確實管用。後來漢景帝請周亞夫吃飯,故意不給他筷子,就是想試探他的脾氣。結果周亞夫當場就炸毛:沒筷子讓我咋吃?可見這位爺打仗是把好手,情商卻著實不咋高。
司馬光說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點評:亞夫之用兵,持重如山,製敵以計。雖棄梁不救,然終收全功。他認為周亞夫深諳兵法精髓,懂得避其鋒芒、攻其要害。這種不拘泥於常規的戰術,看似冒險實則高明。但司馬光也指出,周亞夫性格過於剛直,為日後的悲劇埋下伏筆,警示後人:能力再強,也要懂得處世之道。
作者說
看完周亞夫的平叛操作,不得不說這位大帥簡直是反向操作的鼻祖。彆人都在前線拚殺,他卻在後方;彆人都把盟友當寶貝,他卻拿梁國當誘餌。但正是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打法,反而讓叛軍亂了陣腳。不過話說回來,周亞夫這招雖然贏了戰爭,卻也得罪了梁孝王,最後還因為脾氣太倔把自己作死了。曆史告訴我們:職場上光有實力還不夠,情商同樣重要。要是周亞夫能圓滑點,說不定能落個善終。但曆史沒有如果,他用傳奇的一生為我們演繹了一場精彩的大戲,至今讀來仍讓人拍案叫絕。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