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4年的長安城,未央宮裡飄著詭異的氣氛。漢昭帝突然駕崩,沒留下一兒半女,這可把滿朝文武急壞了。皇位就像塊超級大肥肉,誰來接手?一場堪比宮鬥劇的皇位爭奪戰,就這樣拉開了帷幕。
一、皇位突然成燙手山芋
漢昭帝一走,偌大的漢朝瞬間沒了主心骨。按理說,有皇位空缺,大家趕緊擁立新人就行,可事情哪有這麼簡單?當時漢武帝還在世的兒子,隻剩下廣陵王劉胥。大臣們一合計,得,按照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規矩,那就立劉胥吧!
可有人不樂意了,這人就是霍光。霍光心裡直犯嘀咕:劉胥這哥們兒,整天就知道吃喝玩樂,行為還不檢點,漢武帝活著的時候都不待見他。要是讓他當了皇帝,我這輔政大臣還不得天天提心吊膽?霍光手握大權,在朝廷裡說一不二,他不點頭,這事兒就沒法辦。但他又不能直接反對,畢竟大臣們都提議立劉胥,貿然反對,怕是要引起眾怒。就在霍光愁得頭發一把把掉的時候,轉機來了!
二、神秘郎官神助攻
正當霍光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時,一位不知名的郎官突然站了出來。這位郎官估計是熬夜追過《封神榜》,上書引經據典,搬出了周太王、周文王廢長立幼的故事,說得頭頭是道:廣陵王雖然年長,但行為失道,不適合當皇帝!咱老祖宗早就有廢長立幼的先例,這事兒可行!
霍光看完這封上書,眼睛都亮了,就像在沙漠裡渴了三天突然看到綠洲!這不就是給自己找了個絕佳的理由嗎?他趕緊把這封上書拿給丞相楊敞等人看,一邊看還一邊假裝惋惜地說:你們看看,連郎官都這麼說了,看來廣陵王真不合適啊!
為了感謝這位郎官的神助攻,霍光大手一揮,直接把他提拔為九江太守。這升官速度,簡直比坐火箭還快!估計這位郎官自己都懵了:我就寫了封奏疏,咋就當上太守了?這波血賺!
三、昌邑王當皇帝
解決了廣陵王的問題,接下來就得找新的皇位繼承人了。霍光思來想去,盯上了昌邑王劉賀。劉賀是昌邑哀王之子,年紀輕輕,看起來比較好掌控。於是,在上官皇後的詔命下,朝廷派出樂成、劉德等人,快馬加鞭前往昌邑,去迎接這位天選之子。
這邊派人去接,那邊霍光也沒閒著。他把右將軍張安世調任車騎將軍,這波人事調動,就像在下一盤大棋。霍光心裡明白,皇位更替,最容易出亂子,必須把軍權牢牢握在自己手裡,才能保證萬無一失。
而此時遠在昌邑的劉賀,估計還在吃喝玩樂。突然聽說自己要當皇帝了,那心情,簡直比中了五百萬彩票還激動!他連夜收拾行李,帶著一群狐朋狗友,一路狂奔,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到長安。
四、各方勢力的小九九
在這場皇位爭奪戰中,每個人都打著自己的小算盤。霍光想找個好控製的皇帝,繼續把持朝政;大臣們有的想趁機站隊,撈點好處;而即將成為皇帝的劉賀,估計已經在幻想自己登基後如何威風了。
隻有廣陵王劉胥,估計還蒙在鼓裡,壓根不知道自己已經被踢出了皇位候選人名單。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估計得氣得跳腳:啥?我連競爭的機會都沒有?這也太欺負人了!
五、司馬光說:權力平衡的藝術
司馬光在編寫《資治通鑒》時,估計也為霍光這波操作捏了把汗。他肯定會搖頭感歎:霍光這招妙啊!既不得罪大臣,又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不過話說回來,廢長立幼這種事,風險可不小。要是沒處理好,分分鐘就是一場政治地震!在司馬光看來,霍光這是在玩一場權力平衡的遊戲,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但不得不說,霍光這局棋,開局下得確實漂亮。
六、作者說:曆史是由組成的
回看這段曆史,不得不感歎命運的神奇。如果沒有那位神秘郎官的上書,霍光說不定還真得捏著鼻子同意立廣陵王;如果昌邑王是個靠譜的人,漢朝的曆史說不定又會是另一番模樣。
曆史從來不是按照劇本走的,它充滿了各種意外和巧合。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一封偶然的上書,都可能改變曆史的走向。這就像我們的生活,有時候一個突然的決定,一個意外的相遇,都可能讓人生拐個大彎。所以,永遠彆小瞧生活中的,說不定它就是改變命運的關鍵!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