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西漢治水界的"擺爛"與"內卷":一場水患引發的朝廷辯論賽_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 > 第198章 西漢治水界的"擺爛"與"內卷":一場水患引發的朝廷辯論賽

第198章 西漢治水界的"擺爛"與"內卷":一場水患引發的朝廷辯論賽(1 / 1)

公元前20年的那個夏天,老天爺像是打翻了水缸,黃河下遊突然開啟無限續杯模式。勃海、清河、信都等31個縣集體泡了泥漿浴,4萬多間房屋說塌就塌,連官府衙門都成了水上漂的豪華郵輪。這場突如其來的水患,不僅讓老百姓苦不堪言,更在朝堂上掀起了一場堪比《奇葩說》的激烈辯論——到底是該重拳出擊治水,還是佛係躺平任它去?

一、洪水凶猛!古代版全城泡水現場

當第一波洪水漫過堤壩時,估計不少百姓還以為是在做夢。但很快,這場噩夢就變得無比真實:渾濁的黃河水裹著泥沙橫衝直撞,所到之處,良田變泥潭,家園成廢墟。有人抱著門板在洪水裡漂流,有人爬到屋頂等待救援,整個災區活脫脫一部災難片現場。

更慘的是那些住在官亭附近的居民,本以為靠著官府能沾點光,結果洪水一來,官衙的高牆反而成了擋水壩,加劇了水位上漲。等洪水退去,原本氣派的官亭隻剩下斷壁殘垣,倒是應了那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隻不過這次的是自家衙門。

二、朝堂激辯:治水派vs躺平派的神仙打架

消息傳到長安,漢成帝的茶杯差點沒拿穩。緊急召開的禦前會議上,大臣們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派:一派是治水派,主張立刻調集民夫,不惜一切代價堵住決口;另一派則是躺平派,以平陵人李尋為首,認為治水這事急不得,不如先讓洪水自己冷靜冷靜。

李尋在朝堂上的發言堪稱金句頻出:這洪水就像發脾氣的猛獸,你越跟它硬剛,它越鬨騰。不如先由著它去,等它泄完火,咱們再慢慢收拾殘局。這番言論直接把治水派氣炸了:等洪水自己退?那百姓的房子、莊稼怎麼辦?難不成讓大家在水裡泡到明年?

雙方吵得不可開交,連漢成帝也犯了難。最後拍板決定:聽李尋的,先不堵決口,派人去災區安置百姓、發放救濟糧。這一決定,讓治水派直呼,卻也開啟了古代治水史上最奇葩的操作。

三、佛係治水:一場擺爛式救災實驗

朝廷的決定傳到災區,百姓們的反應堪稱兩極分化。有人大罵朝廷不作為:眼看著洪水把家衝沒了,居然說不堵?這不是拿我們的命開玩笑嗎?也有人覺得李尋說得有道理:反正堵了也不一定有用,不如先保命要緊。

於是,神奇的一幕出現了:本該熱火朝天的治水工地冷冷清清,朝廷派來的使者卻忙得腳不沾地。他們一邊搭建臨時帳篷安置災民,一邊開倉放糧。更離譜的是,為了安撫民心,朝廷還專門派人給災民講心靈雞湯,告訴大家洪水退去後就是彩虹。

這期間,黃河水倒是很給麵子,沒有繼續瘋狂漲水。但這種佛係治水法,終究讓不少百姓寒了心。有人編起了順口溜:洪水來了不堵口,朝廷隻知發米粥。若問何時能回家,待到黃河水倒流。

四、司馬光說:治水背後的政治智慧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裡記錄這段曆史時,給出了一針見血的評價:李尋的建議看似,實則暗藏政治智慧。當時的西漢王朝,國庫空虛,民力疲憊,如果強行堵口,不僅耗費巨大,還可能引發民怨。先安置百姓、觀察水勢,既能緩解災情,又能爭取時間,不失為一種務實的做法。

但司馬光也指出,這種做法治標不治本。朝廷隻關注眼前的救災,卻沒有從根本上治理黃河水患,為日後更大的災難埋下了隱患。這就好比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看似解決了問題,實則留下了病根。

五、作者說:跨越千年的治水啟示錄

看完這段曆史,不禁讓人感歎:原來和自古就有。李尋主張的佛係治水,放在今天就是典型的躺平思維;而治水派的急切,又像極了職場中那些拚命內卷的人。但曆史告訴我們,有時候,適當的未必是壞事,關鍵是要把握好的時機和尺度。

從現代視角來看,古人治水的爭議,本質上是效率與成本、短期利益與長期規劃的博弈。這讓我想起現在一些城市的內澇問題——暴雨一來,有人呼籲立刻改造排水係統,有人則主張循序漸進。曆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治水從來不是簡單的堵與疏,而是需要科學規劃、長遠布局。

兩千多年過去了,黃河依然奔騰不息,治水的故事仍在上演。或許,我們能從這段曆史中汲取的,不僅是治水的智慧,更是麵對問題時的理性與從容。畢竟,無論是治河還是治世,都需要在激進與保守之間,找到那個恰到好處的平衡點。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攤牌了,不舔了,我爹是人族戰神 卸甲姑爺踏江城 我的農場上交易華夏諸天 治好總裁夫人,你就是女婿! 從白丁到人生贏家 代碼江湖 真名代碼108件神器的暴走日常 萬界戀綜?攻略過的瘋批們求我寵 竊火 滿宗皆絕色,獨我男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