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漢初年的職場江湖裡,馮異絕對是個“六邊形打工人”。這位老兄在關中地區當“大區經理”一乾就是三年,愣是把雜草叢生的皇家園林上林苑,改造成了繁華都市。要知道,這上林苑當年可是漢武帝打獵遛彎的地方,馮異能把它盤活,能力簡直拉滿。但誰能想到,能力太強也會惹來麻煩——有人居然向大老板劉秀打小報告,說馮異在關中搞“獨立王國”,都快成“鹹陽王”了!
事情還得從馮異的“職場高光時刻”說起。當年他被派去治理關中,麵對的是一片戰後廢墟,上林苑更是荒得能跑狼。可馮異偏不信邪,帶著手下開荒種地、招商引資、搞基礎建設,硬生生把這塊“燙手山芋”變成了東漢的“經濟特區”。老百姓安居樂業,稅收蹭蹭往上漲,周邊的盜賊土匪一聽馮異的名字都繞道走。按理說,這樣的業績,年度表彰大會上拿個“最佳員工”獎杯都算屈才,可偏偏就有人眼紅了。
這些眼紅的“職場小人”開始四處煽風點火,在劉秀耳邊吹風:“老大,您可得小心馮異啊!他在關中勢力太大了,說一不二,百姓隻知有馮異,不知有陛下!”更過分的是,有人還編了首順口溜,說馮異要當“鹹陽王”,這妥妥的職場謠言啊!
劉秀收到這些小報告後,也沒急著發作,而是玩了一招“以退為進”——他直接把這些表章原封不動地轉發給了馮異。想象一下馮異收到消息時的表情,估計不亞於現代人收到老板發來的“有空聊聊”。這位向來淡定的“職場老炮”瞬間慌了神,趕緊連夜寫了封長長的“自證清白小作文”,言辭懇切地向劉秀謝罪:“老板!我對您那是忠心耿耿啊!這些謠言純屬汙蔑,我要是有二心,就讓我天天加班沒工資!”
本以為劉秀會借機敲打敲打,沒想到老板的回複直接讓人破防。劉秀大手一揮,寫了封回信:“咱倆名義上是君臣,實際上就跟父子一樣,你好好乾你的,彆瞎想!”這話一出,不知道讓多少古代君臣cp都羨慕哭了。要知道,在古代職場,功高震主可是大忌,很多功臣就是因為老板猜忌,落得個兔死狗烹的下場。可劉秀不僅沒懷疑馮異,還主動給足安全感,這格局,直接拉滿!
這場“職場風波”看似有驚無險,實則暗藏玄機。劉秀作為老板,沒有被謠言蒙蔽雙眼,而是選擇相信自己的員工,這是何等的魄力;馮異作為員工,即便手握大權,也始終恪守本分,麵對猜忌不抱怨、不反抗,而是主動認錯表忠心,這情商也是絕了。兩人一來一往,不僅化解了危機,還讓彼此的信任更上一層樓。
後來,馮異回到洛陽述職,劉秀還特意在滿朝文武麵前“秀恩愛”:“這可是我當年創業時的好搭檔,為我披荊斬棘,立下汗馬功勞!”這當眾表揚,比發年終獎還讓人感動。馮異也不負所望,繼續兢兢業業為東漢集團開疆拓土,直到病逝在工作崗位上,堪稱古代職場“愛崗敬業”的典範。
司馬光說
觀古之君臣,多因猜忌而致禍,鮮有若劉秀、馮異之相得者。馮異居關中,雖有專斷之嫌,然其誌在為國,非懷異心。劉秀察其忠,不惑於讒言,反以溫言慰之,此乃明君之度也。君臣之間,信則興,疑則亡。劉秀能成中興之業,非獨因其武略,更在其善用人、能馭下,使功臣皆得保全。馮異亦知進退,遇疑而謹,見信而忠,此誠為臣之道。故司馬光錄此,欲令後世君臣知信任之重,勿蹈猜忌覆轍。
作者說
劉秀和馮異這對君臣,簡直就是古代職場的“模範cp”。放在現在,劉秀絕對是那種“神仙老板”——不畫大餅、不搞職場pua,員工被造謠了,二話不說站出來撐腰;馮異也是“完美打工人”,能力強還不居功自傲,麵對誤會不暴躁、不擺爛,一門心思乾好工作。
在現代職場裡,同事間勾心鬥角、老板和員工互相猜忌的戲碼每天都在上演。要是多一些像劉秀這樣信任員工的老板,多一些像馮異這樣踏實肯乾的打工人,職場氛圍不得好到飛起?說到底,無論是古代官場還是現代職場,信任永遠是最珍貴的“職場貨幣”。希望大家都能遇到自己的“劉秀”,也能成為彆人眼中靠譜的“馮異”!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