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漢的朝堂劇本裡,有這麼一出“母子過招”的大戲,堪稱古代版的“職場權力拉扯”。漢章帝眼巴巴想給舅舅們加官進爵,結果親媽太後一個白眼甩過來:“想當散財童子?先過我這關!”這場持續多輪的“封官拉鋸戰”,不僅充滿了火藥味,還藏著老母親的人間清醒。
事情的導火索,是東漢大地突然鬨起了旱災。本來天乾物燥就夠讓人頭疼了,偏偏有幾個“職場老油條”跳出來拱火,一本正經地給漢章帝遞折子:“陛下啊,這天不下雨,指定是因為您沒給太後娘家封侯!老話說得好,皇親國戚不封官,老天爺都要鬨罷工!”
漢章帝一聽,眼睛瞬間亮得像開了聚光燈——這不正好是給舅舅們謀福利的借口嘛!他一拍大腿,興衝衝跑到太後那兒表孝心:“母後,您看舅舅們為朝廷鞍前馬後,現在連個爵位都沒有,兒臣心裡實在過意不去!要不咱趕緊安排上?”
誰能想到,太後當場就給兒子潑了盆冷水。這位硬核老太太先是翻了個教科書級彆的白眼,接著開始翻“曆史舊賬”:“你可拉倒吧!當年西漢的王氏家族,就是靠著太後娘家的身份瘋狂加官進爵,最後王莽直接把漢朝江山都給端了!外戚一旦權勢滔天,就像手裡攥著太多炸藥,早晚得把自己炸飛!”
見兒子還在那委屈巴巴地搓衣角,太後直接開啟“憶苦思甜”模式:“再看看你媽我這馬氏家族,既沒在打天下時扛過刀,也沒在守江山時流過血。跟當年跟著光武帝打江山的陰氏家族比,咱馬家人拿什麼臉去要爵位?總不能靠我這個太後的身份,去薅國家的羊毛吧?”
本以為這場“教育課”上完,漢章帝能安分點。結果沒過多久,這小子又帶著“新劇本”來了。他擺出一副“我做的都是為您好”的架勢,苦口婆心地勸:“母後,現在朝廷上下都盼著給舅舅們封官,您就彆固執了,這也是彰顯皇家恩澤啊!”
太後聽完差點沒被氣笑,抄起手邊的奏折就開始吐槽:“合著你這是聽風就是雨!那些大臣勸你封外戚,還不是想拍我馬屁?我每天穿著洗得發白的裙子,帶著後宮嬪妃勤儉節約,就是想給天下做個榜樣。結果你倒好,一門心思給舅舅們搞特殊待遇,這不是打我的臉嗎?”
說到激動處,太後直接開啟“擺爛”模式:“我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每天含著麥芽糖逗孫子玩,安安靜靜當我的退休老太太!國家大事?恕老身一概不摻和!等哪天風調雨順、邊境不鬨事了,你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現在嘛——免談!”
漢章帝被懟得啞口無言,隻能像隻鬥敗的公雞,耷拉著腦袋灰溜溜地走了。這場持續多輪的“封官大戰”,最終以太後的大獲全勝落下帷幕。而東漢朝廷也因為太後的堅持,避免了一場可能因外戚專權引發的“職場大地震”。
司馬光說
太後之賢,明於治亂之理也。外戚之勢,若水之載舟,亦可覆舟,西漢王氏之禍,殷鑒不遠。太後以史為鏡,力拒封親之請,非薄其族,實保其全也。且以無功不受祿為訓,以節儉率天下,此等見識,雖須眉亦當愧之。章帝雖孝,終不能奪其誌,誠為社稷之福。
作者說
這位太後簡直是古代版的“人間清醒大師”。在權力和親情的雙重誘惑麵前,她不僅守住了底線,還狠狠給兒子上了堂“防腐敗”公開課。放到現在,這就是家族企業裡“老板娘”力排眾議,阻止老板給親戚開後門的經典案例。其實不管是古代朝堂還是現代職場,道理都是相通的:關係再親,也得憑本事吃飯;權力再大,也不能壞了規矩。畢竟,真正的聰明人都知道,一時的特權可能是蜜糖,也可能是砒霜。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