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章帝去世後,其子漢和帝劉肇即位時年僅10歲,竇太後以皇太後身份臨朝稱製,竇憲等竇氏外戚由此掌控朝政。由此,東漢後宮出現個“霸道女總裁”竇太後,一上台就把自家老哥竇憲捧成了朝堂頂流。本來按照老祖宗定的規矩,大將軍的職位得排在三公後麵,可竇太後大手一揮:“我哥必須c位出道!”硬是把竇憲抬到了僅次於太傅的位置,直接把三公擠到了“邊角位”。
竇憲這人,仗著妹妹是太後,簡直把囂張寫在了腦門上。帶著軍隊出去打匈奴,立了功之後更是尾巴翹到了天上。他這一得勢不要緊,竇家兄弟全跟著飄了。尤其是執金吾竇景,那派頭比皇帝還大,他手底下的奴仆都成了京城一霸。這幫人在大街上橫著走,看見誰家姑娘漂亮,上去就搶;瞅見誰家有錢,直接破門而入搬東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背地裡都罵竇家是“京城黑惡勢力”。
更離譜的是,竇景居然把邊境的軍隊當成了自家私兵,想調就調!這事兒被耿直的袁安知道了,他連夜寫好彈劾奏章,怒氣衝衝地就去找竇太後告狀。結果竇太後看都沒看,隨手就把奏章扔一邊了:“我哥辦事心裡有數,你彆瞎操心!”袁安氣得胡子直抖,隻能乾瞪眼。
不過竇家也不全是“刺兒頭”,駙馬都尉竇瑰就是個“清流”。彆人都在忙著撈錢、搞權術,他卻整天抱著經書啃,日子過得相當樸素。這在竇家那群“土豪”裡,顯得格格不入,就像暴發戶堆裡突然冒出個書生。
尚書何敞實在看不下去竇家的所作所為了,冒著掉腦袋的風險給竇太後寫了封長信。信裡那叫一個苦口婆心:“太後啊,您這麼慣著竇家兄弟,這不是愛他們,是害他們啊!您看看曆史上那些外戚家族,哪個不是因為太囂張,最後落得個家破人亡的下場?竇憲他們現在把持朝政、奢侈無度,我都能預見他們以後兄弟反目、自相殘殺的畫麵了!聽我一句勸,讓竇瑰也參與政事,說不定還能給竇家留條後路!”
竇太後看完信,心裡多少有點觸動,但竇憲可不樂意了。他心想:“這何敞淨在我背後捅刀子,不能留!”沒過多久,就找了個借口,把何敞打發到濟南國當太傅去了。誰能想到,這一“貶”,反倒讓何敞找到了“事業第二春”。他在濟南國把濟南王劉康教得服服帖帖,倆人整天談經論道,關係好得就像忘年交。
司馬光說:竇氏專權這段曆史,就是活生生的權力警示錄。竇太後過分偏袒外戚,打破了朝堂的權力平衡,給竇家埋下了禍根。竇憲兄弟仗著權勢肆意妄為,完全不把朝廷法度放在眼裡,這種膨脹的野心和毫無節製的行為,注定會走向覆滅。何敞的諫言雖然沒被及時采納,但他對時局的清醒認識和敢於直言的勇氣,值得後人敬佩。
作者說:竇家的故事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豪門狗血劇。竇太後護短式的“溺愛”,竇憲兄弟的“作妖”,以及何敞的“忠言逆耳”,構成了這場權力鬨劇的主要情節。它讓我們看到,權力一旦失去約束,人性的貪婪和傲慢就會無限放大。竇家從風光無限到危機四伏,不過是轉瞬之間。這也給後世提了個醒:無論是古代的朝堂,還是現代的社會,公平、公正和法治才是穩定的基石,任何妄圖打破規則、恃強淩弱的行為,最終都逃不過曆史的審判。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