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興六年的蜀漢軍營,諸葛亮對著軍事地圖已經研究了三天三夜。案幾上的油燈燒了又添,添了又燒,把這位丞相的黑眼圈熬得比熊貓還重——劉備去世後,蜀漢集團就像沒了主心骨,如今必須靠一場北伐打打士氣,不然曹魏那頭遲早要把蜀漢這小公司給吞並了。
這天清晨,諸葛亮召開軍事研討會,剛拋出北伐戰略的議題,魏延就地站起來:丞相,我有個閃電戰方案!給我五千精兵,再配五千人運糧,從子午穀抄近道直插長安,夏侯楙那小子是個花花公子,見我們神兵天降,保準嚇得棄城跑路!他邊說邊在地圖上劃了條直線,十天!最多十天就能拿下鹹陽以西,這波操作穩賺不賠!
諸葛亮眉頭卻擰成了疙瘩:小魏啊,子午穀道狹路險,萬一被人堵在山穀裡,咱們這點家底可經不起折騰。他指著另一條路線,不如走祁山大道,穩穩當當拿下隴右,就像給曹魏按上減速帶,這才是可持續發展的路子。魏延撇著嘴坐下,心裡嘀咕:丞相就是太保守,錯失暴富機會啊!
北伐大軍出發那天,諸葛亮玩了手聲東擊西的騷操作。他讓趙雲、鄧芝帶著一支隊伍大張旗鼓宣稱要從斜穀道進攻郿縣,把曹魏的注意力全吸引過去,自己則親率主力偷偷向祁山進軍。這招果然奏效,曹魏集團的情報部門完全搞錯了主攻方向,隴右地區的守軍還在曬太陽、打麻將,壓根沒準備迎接這場職場突襲。
當蜀漢軍隊突然出現在祁山腳下時,曹魏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直接開啟投降模式。太守們聽說諸葛亮來了,連夜寫好投降書,還殺豬宰羊犒勞蜀軍,活脫脫一群職場牆頭草。消息傳到洛陽,魏明帝曹叡正在後宮賞花,嚇得手裡的酒杯都掉了:諸葛亮這老小子怎麼不按套路出牌!當即任命曹真為西部戰區總司令,又派張合帶著五萬人馬緊急馳援,自己則禦駕親征到長安壓陣,擺出一副誰怕誰的架勢。
諸葛亮看著捷報正高興,突然意識到一個關鍵問題:得派個靠譜的人守街亭。這地方是蜀軍的糧道咽喉,就像公司的財務部門,一旦出事全盤皆輸。參軍馬謖立刻毛遂自薦:丞相,我去!當年南征時我獻的攻心為上計策多管用,守個街亭不在話下!諸葛亮有點猶豫,但架不住馬謖拍胸脯保證,還立了軍令狀——丟了街亭就提頭來見。
馬謖帶著隊伍剛到街亭,就犯了紙上談兵的職業病。副將王平指著山下的城池和水源:馬將軍,咱們按丞相說的,守住城池、控製水源準沒錯。馬謖卻搖頭晃腦:你懂啥?兵法說居高臨下,勢如破竹,咱們上山紮營,敵軍來了一衝一個準!王平急得跳腳:可山上沒水啊!馬謖把臉一沉:我是主將還是你是主將?趕緊搭營寨去!
另一邊,張合帶著魏軍晝夜兼程趕到街亭,一看蜀軍全縮在山上,當即樂了:這馬謖怕不是個憨憨!他立刻下令:給我把山腳團團圍住,誰也不許放一滴水上山!沒過三天,山上的蜀軍就渴得眼冒金星,連戰馬都開始啃樹皮。馬謖這才慌了神,組織士兵衝下山搶水,結果被以逸待勞的魏軍揍得鼻青臉腫。
消息傳到諸葛亮大營時,他正在審批軍糧報表,聽到街亭失守的消息,手裡的毛筆掉在紙上,墨汁暈染開來,像極了他此刻的心情。完了,糧道被斷,這北伐怕是要黃了!他當機立斷下令撤軍,臨走前還不忘把西縣的一千多戶百姓遷回漢中,算是沒白來一趟。
撤退路上,諸葛亮越想越氣。他看著被押回來的馬謖,這小子還在辯解:丞相,不是我無能,是敵軍太狡猾!諸葛亮一拍桌子:你立的軍令狀還在我這兒!戰場不是考場,錯了就得認賬!最終,馬謖被下獄處死,一起被追責的還有將軍李盛,黃襲等人也被剝奪了兵權。
而王平卻因禍得福。街亭戰敗時,彆人都在跑路,就他帶著一千人在原地敲鑼打鼓,硬是把張合唬住了——這位老將以為有埋伏,愣是沒敢追擊。王平趁機收攏散兵遊勇,帶著不少人安全撤回。諸葛亮當即提拔他為參軍,還給他加了討寇將軍的頭銜,堪稱職場逆襲的典範。
更難得的是諸葛亮的自我反省。他給後主劉禪寫了封辭職信,把所有責任攬在自己身上:是我用人不當才丟了街亭,請陛下把我降職三級,給大家當個教訓。劉禪雖然舍不得,但也隻能照辦,把他降為右將軍,不過還讓他代理丞相職務,算是留職察看。
另一邊,趙雲、鄧芝的疑兵在箕穀也打了敗仗。好在趙雲是個老江湖,兵敗時沒慌亂,反而讓士兵把輜重沿路丟棄,引誘追兵撿拾,自己則帶著大部隊從容撤退,損失不算太大。即便如此,趙雲還是被降為鎮軍將軍,用他的話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但鍋該背還得背。
這場轟轟烈烈的北伐就這麼草草收場,諸葛亮站在漢中城頭望著祁山方向,心裡五味雜陳。他下令把馬謖的遺書燒了,又讓人把王平的戰報抄錄下來貼在軍營門口——看來光有理論不行,還得有能打硬仗的真本事啊!
司馬光說
兵者,國之大事,存亡之道,不可不察。諸葛亮北伐之誌雖堅,卻失於用人;馬謖雖有辯才,卻無實戰之能。夫空談兵法而不務實際,猶畫餅充饑,終致敗績。王平以千人固守,趙雲以敗軍全師,可見臨事之智,更勝紙上之謀。
作者說
街亭之敗藏著深刻的職場啟示:決策層的戰略再好,也經不起執行層的瞎操作。諸葛亮的保守與馬謖的冒進,恰是兩種極端思維的碰撞——前者過度追求零風險錯失奇襲機會,後者盲目套用理論忽視現實條件。真正的成功,從來不是完美的戰略或勇猛的執行,而是兩者的動態平衡。這場失敗更證明:職場最珍貴的不是永不犯錯,而是像諸葛亮那樣敢擔責、像王平那樣善補位的清醒認知。
本章金句
戰略的光芒,需要執行的基石來照亮;理想的翅膀,必須踩著現實的土地才能飛翔。
如果你是臥龍先生諸葛亮,你會怎麼選擇?是采納魏延的子午穀奇謀放手一搏,還是堅持穩紮穩打的按部就班戰略?又會選誰來鎮守關鍵的街亭呢?來評論區分享你的北伐策略吧!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