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那陣子,荊州地界跟個火藥桶似的——北邊是西晉的羊祜,帶著大軍虎視眈眈;南邊是東吳的陸抗,攥著兵權嚴陣以待。按說這倆人身為敵國將領,見麵不該拔劍相向也得互罵幾句你瞅啥瞅你咋地,可他們偏不,硬是把劍拔弩張的前線,搞成了友好鄰邦交流示範區。
先說說羊祜這老頭,官拜征南大將軍,卻半點沒有大將軍的架子。有回他手下的士兵溜達到吳國地界,見人家稻田裡的穀子黃澄澄的,嘴饞了就割了一捆回來。羊祜知道了,當下就掏出絹帛,讓士兵給吳國人送去,還特意叮囑:就說借你們的穀子嘗嘗,這是飯錢,彆嫌少。吳國人拿著絹帛都懵了,心想這哪是打仗,分明是走親戚串門子嘛。
更絕的是打獵的時候。西晉的隊伍要是在邊界上打著獵物,隻要見著帶了吳國人箭傷的,立馬原封不動送回去。有次一個小兵拎著隻帶箭的鹿,嘟囔著這都快到嘴的肉了,羊祜瞪他一眼:人家射傷的,憑啥咱們撿便宜?後來西晉人但凡見了吳國人的打獵隊在活動,都懶得朝鹿群放箭了,反正打了也是白打。
對麵的陸抗也不是省油的燈,出身將門,老爹是火燒連營的陸遜,骨子裡卻藏著股江湖氣。他聽說羊祜送還獵物的事後,立馬下了道令:以後見了西晉的人,彆動不動就放冷箭。人家跟咱講規矩,咱不能掉價。有回吳國有個將領想偷襲西晉的哨所,被陸抗按住了:羊公待人真誠,咱玩陰的,傳出去丟人。
最讓人跌破眼鏡的是送藥事件。那年夏天,陸抗生了場大病,渾身發燙,吃了多少湯藥都不管用。手下人急得團團轉,有個參軍小聲說:聽說羊祜那兒有好藥,要不......話沒說完就被同事瞪回去了:那老狐狸的藥,你敢吃?
陸抗卻擺擺手:去問問。使者到了西晉軍營,羊祜一聽陸抗病了,當下就從藥箱裡掏出個小罐子,親自封了口:這是我剛配的特效藥,早晚各一勺,保管管用。使者拿著藥罐回來,一路上手心都冒汗,生怕裡麵摻了啥高科技。
陸抗接過藥罐,連蓋子都沒聞一下,倒出一勺就咽了。旁邊的副將嚇得臉都白了:將軍!萬一......陸抗擺擺手:羊祜不是那號人。他要是想害我,還用得著下藥?結果藥到病除,沒過三天,陸抗就能披甲上戰馬了。
事後有人問陸抗:您就不怕羊祜使壞?陸抗笑得一臉坦蕩:他要是用這招害我,那他在荊州就站不住腳了。再說了,真要打,咱光明正大比劃,玩陰的算啥本事?這話傳到羊祜耳朵裡,老頭捋著胡子笑:陸抗這小子,懂我。
這倆人還經常搞邊界外交。有時候兩軍使者碰麵,不聊軍情,反倒嘮起家常。羊祜問:你們那兒的橘子熟了沒?上次吃的那個酸甜口的,挺不錯。陸抗就讓人挑了兩筐最好的送去,還附了張紙條:新摘的,沒打藥。羊祜收到橘子,先給手下分了,自己留了個最大的,邊吃邊說:比咱這兒的甜,水土好。
有回西晉的使者說羊祜最近在研究兵法,陸抗聽了就笑:他哪是研究打仗,是琢磨著怎麼讓老百姓少遭罪呢。轉頭就給羊祜送了本自己注的《孫子兵法》,扉頁上寫著:有些注解可能不對,你看著改。
可彆以為這倆人光搞友好往來,打起仗來一個比一個不含糊。羊祜在荊州修水利、墾荒地,把後勤搞得跟鐵桶似的;陸抗則加固城防、訓練水軍,讓西晉的隊伍愣是沒找到半點空子。有次羊祜跟手下說:陸抗在,這仗就打不贏。咱得等,等一個不打仗也能解決問題的法子。
當時的人都覺得這倆是腦子進水了。晉武帝司馬炎聽說羊祜總給吳國人送東西,氣得拍桌子:我派你去打仗,不是讓你去當老好人的!東吳的孫皓更是指著陸抗的鼻子罵:你是不是跟羊祜串通好了?可這倆人跟沒聽見似的,該送橘子送橘子,該還獵物還獵物。
後來陸抗病死了,羊祜聽說後,好幾天沒上朝,對著荊州方向歎:少了個懂我的人。沒過幾年,羊祜也病重了,臨終前給晉武帝上書,說平定東吳得用懷柔政策,少殺人。後來西晉的軍隊果然按他說的做,入吳境時秋毫無犯,吳國人都說:這是羊公的意思啊。
司馬光說:羊祜以德服人,陸抗以信還之,雖處敵國,實有君子之風。兵者凶器也,然二公以仁心化戾氣,使乾戈之地生禾苗,此非大智大勇不能為。
作者說
羊陸之交最戳人的地方,是他們把這兩個字拆開了看——敵的是立場,不是人性。在非黑即白的對立裡,他們愣是開辟出一塊灰度地帶:可以列陣對峙,也能遞藥送橘;可以為各自的國家拚儘全力,也能在硝煙裡保留對對手的尊重。《亮劍》裡麵李雲龍和楚雲飛就是這樣的例子,為了自己的信仰,可以向對方開炮;但搶救過來後,又惦記對方的安危。反過來,這又讓我聯想起現在的職場,多少人把同事間搞成了你死我活,卻忘了真正的高手過招,從來不是比誰更狠,而是比誰能守住底線。其實所謂成熟,就是知道立場會變,規則會變,但做人的體麵不能變。
本章金句:真正的強大,不是讓對手怕你,是讓對手敬你。
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陸抗,麵對敵國將領送來的藥,你會怎麼選擇?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