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北魏版“官逼民反”:莫折父子為啥敢把皇帝拉下馬?_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 > 第622章 北魏版“官逼民反”:莫折父子為啥敢把皇帝拉下馬?

第622章 北魏版“官逼民反”:莫折父子為啥敢把皇帝拉下馬?(1 / 1)

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北方的風刮得比往年更烈,草原上破六韓拔陵的起義軍剛把北魏軍打得找不著北,中原腹地的秦州城裡,氣氛已經緊繃得能勒斷鐵劍——這地方的刺史李彥,正用自己的“作死操作”,給一場大起義攢著柴火。

李彥這官當得,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不作死就不會死”的典範。按北魏律法,刺史得管百姓溫飽、護一方平安,可他倒好,上任後把“殘虐”倆字刻進了骨子裡:收稅時用的鬥比彆人家大一圈,老百姓交不上就抓去當苦力;手下小吏貪汙他不管,反而跟人合夥刮地皮;有百姓來告狀,他不問青紅皂白先打三十大板。秦州城裡的人提起他,私下裡都罵“活閻王”,連城裡的老槐樹都似的——樹皮被人剝得七零八落,跟李彥糟踐百姓的德行一個樣。

最先忍不住的是個叫薛珍的鐵匠。這天薛珍剛打好一把鐮刀,就被差役找上門,說李彥要征“兵器稅”,連他家的鐵砧都得交半吊錢。薛珍急了:“我一家老小就靠這鐵砧吃飯,交了稅咋活?”差役冷笑:“刺史大人的話你也敢強?不交就把你兒子抓去修城牆!”這話戳中了薛珍的軟肋——他兒子才五歲,哪禁得住修城牆的苦。當晚,薛珍就找了幾個常被李彥欺負的街坊,蹲在自家鐵匠鋪的角落裡,就著一盞油燈商量:“這李彥再這麼折騰,咱們遲早得餓死,不如拚一把,殺了他,找個能給咱們活路的人當頭!”

沒幾天,機會就來了。李彥要去城郊的寺廟上香,說是“為百姓祈福”,實則想借機再收一筆“香火稅”。薛珍帶著幾十號人,藏在寺廟外的樹林裡,等李彥的轎子過來,一擁而上。差役們平時欺負老百姓挺橫,真見了不要命的,跑得比兔子還快。李彥從轎子裡滾出來,還想擺官威:“你們要反了不成?!”薛珍舉起手裡的鐵錘,沒等他再說第二句,就把人砸暈了——後來秦州人說,那鐵錘上的鐵屑,都帶著老百姓的怨氣。

殺了李彥,眾人卻犯了愁:沒個頭領,官府派兵來剿,大家還是活不成。有人想起城外的莫折大提,這人是氐族的首領,平時為人仗義,誰家有難處都願意幫,而且手下有幾百號能打的弟兄。薛珍趕緊帶人去請,莫折大提一開始還猶豫:“造反是掉腦袋的事,我倒是不怕,可我怕連累弟兄們。”薛珍急得直跺腳:“大提公,李彥都把咱們逼到絕路了,不反也是死!您要是領頭,咱們都聽您的!”旁邊的人也跟著勸,莫折大提看著眾人期盼的眼神,終於點頭:“行!既然大家信我,我就當這個頭,咱們反了,讓北魏朝廷看看,老百姓不是好欺負的!”

莫折大提一上任,就自稱“秦王”,還定了規矩:不搶百姓的東西,不殺投降的小吏,誰要是敢違反,軍法處置。消息傳出去,秦州周邊的人都來投奔,沒幾天隊伍就擴到了幾千人。更巧的是,南邊的南秦州也鬨起了動靜——那兒的刺史崔遊,也是個“坑人高手”。之前南秦州的豪族楊鬆柏兄弟,本來想投降北魏,崔遊說“隻要你們歸順,我保你們平安”,結果人家真來了,他轉頭就把人殺了,還抄了楊家的家產。這會兒聽說秦州殺了李彥,南秦州的百姓也怒了,直接衝進官府殺了崔遊,捧著城門鑰匙來投奔莫折大提。

莫折大提趁勢派自己的得力手下卜胡去打高平。卜胡是個急性子,帶著幾百人晝夜趕路,到了高平城下,沒等守軍反應過來,就架起梯子爬城牆。高平守將本來就怕莫折大提的威名,見對方來勢洶洶,乾脆開城門投降了。可就在起義軍勢頭正好的時候,莫折大提突然得了急病——有人說是連日操勞累的,也有人說是之前打仗受的舊傷複發,沒幾天就去世了。

起義軍剛有點起色就沒了領頭人,眾人又慌了。這時候,莫折大提的兒子莫折念生站了出來。莫折念生平時跟著父親學武,也懂點謀略,之前打高平的時候,還幫卜胡出了不少主意。他對著眾人說:“我爹走了,但咱們反北魏、求活路的心思不能變!我爹自稱秦王,今天我就自稱天子,改元天建,讓北魏朝廷知道,咱們不僅要反,還要建一個讓老百姓能吃飽飯的朝代!”這話一說完,底下的人都喊“天子萬歲”,連卜胡都單膝跪地:“末將願為天子效死!”

莫折念生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整頓隊伍:把搶百姓東西的兩個小兵砍了腦袋,又開倉放糧,給秦州、南秦州的百姓分糧食。老百姓都說:“莫折天子比北魏的皇帝強多了,跟著他,咱們有活路!”沒幾個月,起義軍就發展到了幾萬人,打下了北魏十幾個城池,連北魏朝廷派來的征討大軍,都被他們打得節節敗退——誰也沒想到,當初李彥一個“作死”的舉動,竟給北魏埋下了這麼大的禍根。

司馬光說

《資治通鑒》載:“正光五年,秦州民薛珍等殺刺史李彥,推莫折大提為帥,稱秦王。南秦州民殺刺史崔遊以應之。大提尋卒,子念生自稱天子,改元天建。”夫李彥、崔遊之禍,非民好亂,乃官逼民反也。北魏自孝文帝後,吏治日壞,官吏貪殘,百姓困弊,破六韓拔陵起於北,莫折父子亂於南,皆由此也。故曰:“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為政者若不知恤民,雖有強兵,終必亡矣。

作者說

莫折父子的起義,乍看是“草莽反朝廷”,實則是北魏“吏治崩壞”的必然結果。李彥和崔遊不是個例,而是當時北魏官場的縮影——孝文帝改革後,鮮卑貴族與漢族地主勾結,把“當官”變成了“撈錢”的工具,百姓的死活成了最不值錢的東西。莫折大提敢站出來,不是因為他天生想當“反賊”,而是因為他知道:再忍下去,自己和弟兄們都得餓死;莫折念生敢稱天子,也不是因為他野心大,而是因為他抓住了最關鍵的一點——百姓要的從來不是什麼“改朝換代”,而是能吃飽飯、不受欺負的日子。

更有意思的是,這場起義其實給後來的統治者提了個醒:百姓就像田裡的莊稼,你好好澆水施肥,它能給你結糧食;你要是天天薅葉子、挖根,它遲早得枯死,最後連田都給你荒了。北魏後來的滅亡,看似是因為起義不斷,實則是因為它丟了“民心”這塊最根本的地基——地基塌了,再華麗的宮殿,也早晚得塌。

本章金句:官逼民反從來不是民的錯,而是官忘了“為民”的本分,把百姓的活路,走成了自己的絕路。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道門混子:我能殺你兩次 灰燼行者,雇傭兵吳楓 替身不做了,傅總跪求複合 綜武:開局成為燕十三! 警報!贅婿出山! 邊疆老卒,禦賜老婆後我越活越勇 麻了!剛重生聖子,未婚妻要出軌 歲歲長寧 景影帝步步為營,沈醫生在劫難逃 楊淩傳之逆襲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