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書說到萬俟醜奴被賀拔嶽摁在平涼活捉,本以為關中的亂子能歇口氣,沒成想他手下有個叫萬俟道洛的部將,跟打不死的小強似的,帶著六千殘兵一頭紮進了山裡。這萬俟道洛也是個硬茬,仗著山裡地形熟,跟官府玩起了“躲貓貓”,官府幾次圍剿都讓他溜了。
後來這小子琢磨著老在山裡待著也不是事兒,得找個靠山。他打聽來打聽去,聽說略陽有個叫王慶雲的賊帥,手下人多勢眾,還挺講義氣至少表麵上是),就帶著弟兄們投奔過去了。王慶雲一見萬俟道洛帶著這麼多人來,眼睛都亮了——這可是送上門的戰鬥力啊!倆人一拍即合,王慶雲乾脆拉著萬俟道洛搞起了“創業”,直接稱帝,封萬俟道洛當大將軍,打算在隴地當土皇帝。
消息傳到爾朱天光耳朵裡,這位剛跟著賀拔嶽沾了點平定關中的光,正想再立個功鞏固地位,當即拍板:“反了他了!還想稱帝?我這就去把他的‘皇帝夢’砸了!”於是點齊兵馬,浩浩蕩蕩往隴地進發,目標直指王慶雲的老巢——水洛城。
這水洛城雖說不是什麼天下險關,但城牆也還算結實,王慶雲和萬俟道洛又提前囤了不少糧草,打算跟爾朱天光打持久戰。爾朱天光一到城下,沒急著攻城,先圍著城轉了兩圈,心裡盤算著:“硬攻肯定要吃虧,得想個法子讓他們自己出來。”
第二天一早,雙方擺開陣勢開打。萬俟道洛仗著自己勇猛,提著大刀就衝了出來,左劈右砍,爾朱天光的士兵還真有點招架不住。爾朱天光在陣前看得清楚,知道這萬俟道洛是對方的“尖刀”,得先把他拿下。他悄悄拉弓搭箭,瞄準萬俟道洛的胳膊,“嗖”的一聲,箭正好射中——萬俟道洛疼得“哎喲”一聲,手裡的刀都掉了,趕緊掉頭往城裡跑。
爾朱天光趁機下令攻城,士兵們士氣大振,沒一會兒就把水洛城的東城給攻下來了。王慶雲和萬俟道洛退守西城,本想再撐幾天,可沒成想麻煩來了——城裡的水源斷了!夏天天熱,士兵們口乾舌燥,連馬都渴得直刨蹄子,一個個無精打采,哪還有心思打仗。
有幾個士兵實在撐不住了,趁著夜色偷偷溜出城投降,跟爾朱天光說:“將軍,城裡快沒水了,王慶雲和萬俟道洛打算今晚半夜突圍,您可得小心啊!”爾朱天光一聽,心裡樂了:“正愁你們不出來呢,這下可省事了!”
他眼珠一轉,計上心來,對投降的士兵說:“你回去告訴王慶雲,我知道他們缺水,也不想趕儘殺絕。要是他們願意投降,我保證不傷害他們性命,讓他們好好考慮考慮,明天給我個答複。”說完,還故意下令讓士兵們往後退了幾裡地,給城裡的人留出取水的通道——這招叫“欲擒故縱”,就是要讓王慶雲放鬆警惕。
王慶雲在城裡正愁得睡不著覺,一聽爾朱天光願意招降,還讓他們取水,心裡頓時鬆了口氣:“看來爾朱天光也怕跟我們硬拚,說不定是想放我們一馬。”可萬俟道洛在一旁提醒:“大哥,會不會是陷阱啊?”王慶雲擺擺手:“都這時候了,還管什麼陷阱?先出城取水,今晚趁他們沒防備,咱們趕緊跑,等出了城,他還能追上咱們?”
到了半夜,城裡的士兵們偷偷摸出城,到澗邊喝水,喝飽了水,一個個精神頭也回來了。王慶雲和萬俟道洛帶著人馬,悄悄打開城門,往城外跑——他們以為爾朱天光的人還在幾裡外睡覺,沒成想剛跑出去沒多遠,就聽見一聲哨響,兩邊山上突然亮起火把,無數士兵拿著刀槍衝了出來!
原來爾朱天光早就安排好了埋伏,還讓人在地上插滿了木槍,就等著他們自投羅網。王慶雲的人馬一下子慌了神,你推我搡,不少人被木槍紮傷,哭喊聲、慘叫聲此起彼伏。萬俟道洛想帶著人衝出去,可剛跑幾步,就被爾朱天光的人攔住,沒一會兒就被活捉了。王慶雲見勢不妙,想掉頭往城裡跑,可城門早就被爾朱天光的人占了,最後也成了俘虜。
這一戰,爾朱天光不僅活捉了王慶雲和萬俟道洛,還收編了不少殘兵。不過他也是個狠角色,為了震懾其他不服的勢力,下令把投降的一萬七千名賊眾全給坑殺了——這招雖然殘忍,但效果立竿見影,三秦、河、渭等州的勢力一看爾朱天光這麼狠,嚇得趕緊派人來投降,隴地的亂子也就這麼平定了。
司馬光說
《資治通鑒》記水洛城之戰,著墨於爾朱天光之“詐”與王慶雲之“疏”。夫兵者,詭道也,天光知賊眾渴乏,不迫之而誘之,假招降以懈其心,設伏兵以斷其路,此乃用謀之妙;王慶雲既困於無水,又惑於虛言,不察敵之詐,輕舉妄動,終致兵敗被擒。亂世用兵,不僅在勇,更在審時度勢、辨明真偽,若輕信敵言而無戒備,縱有兵眾,亦難脫敗亡之局。
作者說
爾朱天光這仗打得,像極了咱們生活裡“扮豬吃老虎”的高手——明明手握主動權,卻偏要裝出“妥協”的樣子,讓對手覺得“有機可乘”,最後再一把收緊口袋。他最厲害的不是兵力有多強,而是把“人性弱點”玩得透透的:知道王慶雲缺水,就用“允許取水”當誘餌;知道對方怕硬拚,就用“假意招降”卸防備。
但細想下來,這事兒也藏著個有意思的點:王慶雲的失敗,不是因為兵力不夠,而是因為“急著脫困”的心態讓他失去了判斷力。就像咱們平時遇到麻煩,越著急想解決,越容易被表麵的“好處”迷惑,忘了背後可能藏著坑。爾朱天光恰恰抓住了這一點——他沒跟對手拚硬實力,而是跟對手拚“心態”,用一點點“甜頭”,換來了整場戰爭的勝利。這也提醒咱們:越是急著擺脫困境,越要沉住氣,彆被眼前的“方便”衝昏了頭。
本章金句
用兵如弈棋,不貪一時之利,不迫窮寇之險,以虛餌誘之,以伏兵待之,方為勝道。
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你會怎麼選擇?是像爾朱天光一樣用“詐”設伏,還是覺得“趕儘殺絕”太殘忍,會給投降的賊眾一條生路?要是你是王慶雲,發現城裡缺水時,會選擇相信爾朱天光的招降,還是另想其他突圍辦法呢?歡迎留言發表你的看法!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