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末年的“反爾朱”浪潮,就像一鍋越熬越沸的粥,前有崔祖螭圍城、劉靈助算命造反,後有高乾兄弟在冀州搞事情,連後來成了氣候的高歡都來湊了熱鬨。這倆人一個敢在爾朱兆眼皮子底下占城殺官,一個會用“假打真談”的套路交朋友,劇情比街坊鄰居看的評書還曲折,說起來滿是讓人拍案的細節。
先說說高乾占信都這出戲。當時爾朱兆正憑著家族勢力在北魏橫著走,看高乾兄弟在冀州有點威望,心裡不踏實,就派了個叫孫白鷂的監軍去冀州。這孫白鷂也不直白說“我來抓你”,反而編了個理由:“奉將軍令,來征集馬匹,為朝廷練兵。”明眼人都知道,這哪兒是征馬,分明是來“請”高乾兄弟去爾朱兆跟前“喝茶”——大概率是有去無回。
高乾也不是吃素的,他早看出爾朱兆的花花腸子,私下裡跟好友封隆之嘀咕:“孫白鷂這小子來者不善,咱們要是坐以待斃,早晚得成他的階下囚。不如先下手為強,把信都占了,跟爾朱氏對著乾!”封隆之本就看不慣爾朱兆的霸道,一聽這話立馬拍桌:“就等你這句話!咱這就召集人手,讓他知道冀州不是好欺負的!”
倆人說乾就乾,連夜聯絡了冀州的好漢,趁著孫白鷂還在客棧裡做著“抓人文功”的夢,突然帶人衝了進去。孫白鷂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按在了地上,連喊“誤會”的機會都沒有,直接被砍了腦袋。緊接著,高乾又帶人去州府找冀州刺史元嶷——這位刺史是爾朱兆扶上去的,見勢不妙想跑,結果剛翻上牆就被拽了下來,成了階下囚。
沒幾天,信都就被高乾一夥人牢牢控製住了。大家高興歸高興,可誰來主持冀州事務成了難題。有人提議讓高乾的父親高翼來當這個頭,畢竟高家在冀州威望高。可高翼是個老狐狸,擺著手說:“我年紀大了,管不了這麼多事。封隆之有勇有謀,讓他來最合適。”高乾也覺得父親說得對,就勸封隆之擔起責任。封隆之也不扭捏,當場答應下來,還帶著眾人給剛被爾朱氏害死的孝莊帝舉哀——將士們都穿著孝服,在城樓上發誓要討伐爾朱氏,後來還主動聯係上了當時正造反的劉靈助,暫時歸他指揮,算是找了個“盟友”。
這邊高乾在信都把攤子鋪開,那邊高歡正在壺關大王山屯兵。高歡這人可不簡單,腦子轉得比誰都快,他早看爾朱氏不順眼,卻一直沒表露出來,就等著合適的時機。聽說高乾占了信都,他突然想出個“欲擒故縱”的招——對外聲稱“高乾叛亂,我要去討滅信都”。
這消息傳到信都,老百姓可慌了神。要知道高歡打仗是出了名的厲害,真要是打過來,信都這點人馬哪扛得住?有人就勸高乾:“要不咱們先投降吧,免得城破人亡。”高乾卻一點不慌,反而笑著說:“你們彆慌,高歡這是在試探咱們!他這人雄才大略,怎麼可能甘心跟著爾朱兆混?爾朱兆暴虐無道,現在正是他脫離爾朱氏、自立門戶的好機會,他說要討滅咱們,說不定是想跟咱們談合作!”
為了驗證自己的判斷,高乾挑了十幾個精銳騎兵,還拉上封隆之的兒子封子繪——畢竟封家跟高歡也有點舊交情,算是個“潤滑劑”,偷偷摸摸去見高歡。倆人一路繞小道,避開高歡的巡邏兵,終於在大王山的軍營裡見到了高歡。
高歡一開始還擺著架子,故意問:“你們來這兒乾什麼?是來求饒的?”高乾也不怯場,拱了拱手說:“將軍說笑了!爾朱氏叛逆殘暴,殺皇帝、害忠良,天下人都恨得牙癢癢。將軍有雄才,若能趁此時機舉義旗,討伐爾朱氏,必能得到天下人的響應,到時候成就大業易如反掌!我們占信都,也是為了反爾朱,不如咱們聯手,共圖大事!”
高歡本來就有這心思,聽高乾這麼一說,心裡彆提多高興了,當即讓人擺酒設宴,還拉著高乾同帳而臥——古代男人同帳而臥,那可是“鐵哥們”的象征。倆人在帳裡聊了一整夜,從爾朱氏的暴行聊到天下局勢,越聊越投機,最後拍板:就這麼定了,聯手反爾朱!
消息傳回信都,老百姓懸著的心才算放了下來,都誇高乾有眼光,沒看錯人。而高歡也借著跟高乾合作的機會,正式脫離了爾朱氏,開始積攢自己的勢力——後來能成為北魏末年的“大佬”,這次跟高乾的相會,算是他人生中關鍵的一步棋。
司馬光說
《資治通鑒》記高乾、高歡之事,多著眼於“勢”與“心”。高乾能識破爾朱兆的計謀,又能看透高歡的真實意圖,是因他懂“勢”——爾朱氏失民心,天下反者四起,此乃大勢所趨;高歡能放下架子與高乾結盟,是因他懂“心”——僅憑一己之力難撼爾朱氏,唯有聯合天下反爾朱之力,方能成事。亂世之中,識勢者智,攻心者強,此二人皆屬此類,故能在亂局中尋得生機。
作者說
高乾和高歡的這段互動,像極了一場“高手過招”,沒有刀光劍影,卻比打仗還考驗腦子。高乾最聰明的地方,是沒被高歡的“假敵意”嚇住,反而能透過表象看到本質——很多時候,對手說“要打你”,未必是真要動手,可能是在試探你的底氣、你的立場。而高歡的“欲擒故縱”,也不是耍小聰明,而是在混亂的局勢裡,找一個“三觀合拍”的盟友——畢竟反爾朱是大事,找錯了夥伴,比打輸一場仗還慘。
這事兒放到現在也有啟發:比如職場上,有人對你“擺臉色”,未必是真討厭你,可能是在觀察你的能力;合作時,對方提出苛刻條件,也未必是不想合作,可能是在試探你的誠意。學會像高乾那樣“不慌”,像高歡那樣“會算”,往往能在看似緊張的局麵裡,找到雙贏的機會——畢竟真正的高手,從來不是靠“硬剛”贏的,而是靠“看懂人心、順應大勢”。
本章金句
看清局勢的人,能在彆人慌神時抓機會;讀懂人心的人,能在看似對立時找盟友。
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你會怎麼選擇?要是你是高乾,聽到高歡說要討滅信都,你會像他一樣冒險去見高歡,還是會先加固城防、做好戰鬥準備?要是你是高歡,麵對主動找上門的高乾,你會立刻表露合作的心意,還是會繼續試探,確認他的誠意?快來發表你的高見吧!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