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古代職場的“冤種天花板”,北齊左丞相斛律光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這位鹹陽王,打仗是“六邊形戰士”,做人是“鋼鐵直男”,最後愣是被一群小人用謠言和弓弦,把小命給折騰沒了。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聊聊這位北齊“戰神”的倒黴人生,保證讓你笑中帶歎,順帶感悟一下職場生存小道理。
斛律光這人,天生就是吃軍事這碗飯的。史書記載他“馬麵彪身,神爽雄傑”,往戰場上一站,敵軍看了都得打哆嗦。他這輩子打仗就沒嘗過敗績,北周軍隊見了他,跟老鼠見了貓似的,老遠就繞道走。不僅如此,他還特會治軍,手下士兵跟他混,吃穿不愁,待遇優厚,所以將士們都願意為他賣命,喊他“斛律老爹”都嫌不夠親切。
可這人啊,業務能力拉滿,職場情商卻常年在線下。他最看不慣的就是當時權勢熏天的祖珽。祖珽這人,有點小聰明,但人品不咋地,仗著齊主信任,在朝堂上呼風喚雨。斛律光每次見他,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動不動就當眾吐槽:“這老小子要是掌了機密,北齊遲早得完蛋!”有一次朝會,祖珽想跟他套近乎,湊過去打招呼,斛律光直接扭頭就走,把祖珽晾在原地,尷尬得能用腳摳出三室一廳。
這還不算完,另一個權貴穆提婆也被他得罪得死死的。穆提婆是齊主寵妃的弟弟,仗著姐姐的關係,在宮裡橫著走。他聽說斛律光有個庶女,長得貌美如花,就托人去求親,想娶回家當小妾。結果斛律光聽完,當場就懟了回去:“我家閨女就算嫁個平民百姓,也不嫁你這種靠女人上位的紈絝子弟!”這話傳到穆提婆耳朵裡,氣得他當場摔了茶杯,心裡暗罵:“斛律光,你給我等著!”
更絕的是,齊主一時興起,賜給穆提婆一塊晉陽的田地。斛律光聽說後,直接在朝堂上硬剛:“晉陽是軍事要地,用來種莊稼給權貴享樂,萬一打仗了,糧草跟不上怎麼辦?這不是誤國嗎?”齊主被他說得下不來台,穆提婆更是恨得牙癢癢。從此,祖珽和穆提婆結成了“反斛律光聯盟”,天天琢磨著怎麼扳倒他。
要說斛律光也真是個“異類”,身為左丞相,貴極人臣,卻過得比清官還清貧。他不好聲色,不貪錢財,家裡連點像樣的奢侈品都沒有。老婆勸他置辦點家產,他卻說:“我手握重兵,為國效力,朝廷給的俸祿夠花了,再多的錢財都是身外之物。”這話要是放在現在,絕對是“感動北齊十大人物”,可在當時,卻成了彆人攻擊他的“把柄”——你這麼清廉,是不是想收買人心,圖謀不軌啊?
北周的韋孝寬聽說了斛律光的處境,樂壞了。這韋孝寬也是個打仗的好手,可每次碰到斛律光,都被打得落花流水。他深知,隻要斛律光在,北周就彆想踏足北齊一步。於是,他想出了個陰招——造謠言。他讓人編了句順口溜:“百升飛上天,明月照長安。”“百升”就是一斛,暗指斛律光字明月)要謀反稱帝,還會打到長安去。
這謠言傳到北齊,祖珽一看,機會來了!他趕緊續了後半句:“盲老公背受大斧,饒舌老母不得語。”“盲老公”指的是自己祖珽眼睛不好),“饒舌老母”暗指齊主的奶媽,意思是斛律光要除掉他們這些“礙事的人”。然後,他拿著這句謠言,在齊主麵前添油加醋:“陛下,您看這謠言都傳遍大街小巷了,斛律光家族權勢太大,兵權在握,萬一真謀反,咱們可就完了!”
齊主本來就對斛律光有點忌憚,被祖珽這麼一忽悠,心裡更慌了。可他還沒下定決心,這時候,丞相府佐封士讓跳了出來,遞上一封密信,說斛律光最近老是在家操練家丁,還跟外地將領來往密切,明顯是要謀反。其實,封士讓是被祖珽收買了,純屬誣告。可齊主這時候已經沒了判斷力,一拍桌子:“好你個斛律光,果然狼子野心!”
接下來的劇情,簡直比戲劇還離譜。齊主派了個叫劉桃枝的殺手,去誘殺斛律光。這劉桃枝是北齊的“禦用殺手”,專門乾這種臟活。他假傳聖旨,說齊主在涼風堂召見斛律光,有要事相商。斛律光沒多想,畢竟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就跟著劉桃枝去了涼風堂。
一進堂內,斛律光就覺得不對勁,空蕩蕩的大殿裡,隻有幾個武士凶神惡煞地站著。他剛想問“陛下在哪”,劉桃枝就帶著武士們衝了上來,手裡還拿著一根弓弦。斛律光畢竟是武將,身手不凡,幾下就放倒了兩個武士。可架不住對方人多勢眾,最後還是被按在了地上。劉桃枝拿起弓弦,套在他的脖子上,使勁一勒。這位一生征戰沙場、從未敗北的“戰神”,就這樣憋屈地死在了弓弦之下,年僅五十八歲。齊主還不解氣,又下令殺了他的幾個兒子,抄了他的家。
司馬光說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裡評價這事:“斛律光雖不世之良將,然剛而犯上,不避權貴,終為奸人所害,北齊自毀長城矣。”意思是說,斛律光是百年難遇的好將軍,可他太剛直,總愛得罪權貴,最後被小人害死,北齊這是自己毀了自己的萬裡長城啊。
作者說
其實斛律光的悲劇,不光是因為小人作祟,也跟他的“職場性格”脫不了乾係。他就像職場裡那些“技術大牛”,業務能力沒話說,可就是不懂“拐彎”。得罪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把一群小人都逼到了對立麵,還不懂得保護自己。再者,齊主的昏庸也占了大半原因,寧信謠言不信忠臣,這江山能坐穩才怪。更有意思的是,斛律光的“清廉”反倒成了罪證,這就像現實中,有些人太過正直,反而被當成“異類”,真是諷刺。有時候,“剛正不阿”也得講究策略,該低頭時低頭,該裝傻時裝傻,不是慫,是為了更好地活下去,繼續做正確的事。
本章金句
剛直是風骨,但不懂變通的剛直,往往是悲劇的開端。
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斛律光,麵對祖珽和穆提婆的刁難,你會選擇繼續剛直到底,還是會適當變通,化解危機呢?快來留言說說你的想法吧!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