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咳咳……兒臣不孝,給你丟臉了。”
天幕傳來的聲音剛落,老皇帝南宮俞就抬手揉了揉眼角,擦去不知何時出現的淚水。
他望著東宮庭院裡被風掀起的簾角,恍惚間看見了幾年前還未登基時的光景。
“兒臣見過父皇!”
“父皇,您怎麼了?”
太子南宮準與小皇子南宮景一同出來迎接皇帝,結果就看到了紅著眼眶的老皇帝南宮俞,連忙問了一句。
“老大,老九,朕想起你皇爺爺還在的時候了……”
南宮景和太子聞聲都靜了下來,連遠處待命的太監都下意識放輕了腳步。
父皇很少提起自己的父親,大瀚的太祖爺。
宮裡隻隱約傳過,太祖爺在位時,親手把大瀚從無到有地建立起來,而且把建業周邊治理得很安穩,連流民都極少出現。
想著想著,老皇帝南宮俞轉頭看向南宮景,眼神裡多了些複雜的情緒:
“朕登基後總想著,要比你皇爺爺做得好才行,要開疆拓土、要讓大瀚的名聲傳遍天下,隻可惜這些年……唉!”
話沒說完,他又搖了搖頭,目光重新落回天幕上的畫麵。
太子南宮準和小皇子南宮景也不知該說什麼安慰一下,隻得一同看向天幕,把注意力轉移到接下來的內容上。
【大瀚成功立國以後呢,南宮義沒有大意,更沒有沉浸在勝利的喜悅裡麵。
他在取得建業之戰的勝利後,一邊虛心納士,接納四麵八方投奔過來的人才,把這些人任用到各個職位上。
另一邊呢,他率領軍隊挾大勝之威,火速平定建業所在的丹陽郡全境,擴大勢力範圍的同時,初步穩定了大瀚的政權。
那這裡就有一個問題,為什麼他這麼著急呢?
他難道不知道手下的將士們剛剛頂著兵力和裝備的劣勢,打了一場很艱難的勝仗,正是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嗎?
他其實很清楚,因為他打了一輩子仗了,這點事他是一清二楚!
但是他不能歇,不能停下來,因為被他立為太子的大兒子死掉了,在剛剛這場戰役當中戰死了。
大家不要聽我先前的描述,就覺得這場仗贏得很輕鬆啊。
不輕鬆的,朱奐稱帝以後火速趕過來建業,就是為了趁著南宮義根基未穩的時機,一舉攻下建業的,他是算準了南宮義缺兵缺糧缺人才輔佐才來的。
隻是人算不如天算,朱奐一路奔波過來,積勞成疾死掉了,才給了南宮義崛起的機會。
那麼咱們把話說回來,為什麼太子死掉了,南宮義就非要快速地攻占丹陽郡呢?
原因很多,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南宮義年紀很大了,稱帝這一年他已經58歲了。
在十五國並立這個曆史上絕無僅有的混亂時期裡,人們的平均壽命也就是35歲上下,一般的也就是活個40多歲頂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