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奇怪,皇帝老兒的身影怎麼好像瞬間高大了一點呢?
小皇子南宮景揉了揉眼睛,偷瞄了幾眼老皇帝南宮俞。
奧,原來是錯覺啊,還是一直以來那副死人樣。
不過,這朝裡的大臣們怎麼都這麼老啊,不是說我大瀚朝才立國七年嗎,這是從敬老院挖來的人當臣子?
不解的小皇子南宮景看向一旁的太子南宮準,偷偷摸摸問道:
“大皇兄,咱們大瀚的臣子怎麼年紀都這麼大啊?”
太子南宮準一臉尷尬,總不能告訴九弟,因為咱們國家太弱了,沒有青年才俊來投奔,所以隻能提拔任用這些一把年紀還在各地當基層官吏的人吧?
他思索良久,給出了一個還算合理的解釋:
“這個……因為咱們大瀚厚待過往功臣,所以太祖爺留下的臣子們都得到了重用,現在他們還沒到辭官歸鄉的年紀,所以年紀都偏大一些。”
“哦,原來是這樣啊,怪不得君臣之間相處得這麼融洽。”
太子南宮準聞言,臉一紅把頭扭到一邊,默默吐槽:
不,九弟。
那是因為這些人基本都是從太祖爺軍中提拔上來的,有一個算一個都是父皇叔伯輩的人,看著父皇長大的,不尊敬不行啊。
越想越覺得繃不住的太子南宮準隻好裝作無意地看向天幕,以此轉移小皇子南宮景的注意力。
【瀚平帝南宮俞在位時的主要貢獻啊,可以用休養生息四個字來概括。
但是我們是來了解曆史的,不能如此簡單地就略過一個守成之君的功績,下麵我們來詳細介紹一下。
咱們現在都知道了,瀚平帝南宮俞即位時麵臨的,是一個剛剛平定下來的地盤,這個地盤兒呢就是南方的丹陽郡這一整個郡。
瀚太祖南宮義啊,把這樣一片地方打下來之後,就去世了,沒有留下來什麼可以借鑒的政策,丹陽郡各地的基層治理還是在延續老樣子。
那老樣子是什麼樣子呢?是貪官汙吏橫行於世,土匪盜賊猖獗不休。
麵對這樣的局麵,瀚平帝南宮俞首先采取的措施,就是剿匪。
他認為啊,盜賊的出現是由於吏治的腐敗,不能約束住民間的違法行為發生。
而土匪呢,則要更嚴重一些,是因為地方政府對底層的壓迫太嚴重了,才導致的土匪橫行,土匪也更難解決。
因為往往是一群土匪聚集在一塊兒,在山上建了很多個寨子,這些土匪呢就流竄在各個隱蔽的寨子裡邊,與剿匪的軍隊纏鬥,而且纏鬥的結果往往是剿匪的軍隊無功而返。
因為就算你一時成功剿滅了土匪,你派來的軍隊不可能長期在這麼艱苦的地方駐紮,所以過一段時間之後,匪患又會重新的形成起來。
了解了我國古代土匪的行為習慣之後,咱們再來看看丹陽郡這塊地方。
曆朝曆代,丹陽郡這個地方的匪患都極其嚴重。
因為丹陽郡不僅有山,而且是有大量的山,百分之70的地方都是山地地形,境內山脈縱橫、地形險要,是土匪長期盤踞的天然據點。
不僅地形險要,這裡邊的土匪也是出奇的強大。
因為丹陽郡的山裡邊啊,有銅鐵礦,也有少量的耕地,這就為土匪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武器裝備和糧食補充,讓他們的戰鬥力啊,出奇的強。
所以曆代的中央政府都沒能很好的解決這裡的匪患問題。
而到了瀚平帝南宮俞這裡呢,他就說一定要徹底地剿除匪患,把這些山裡邊的銅鐵礦和耕地資源拿到手裡。】
“大皇兄,父皇還有這麼意氣風發的時候嗎?”
小皇子南宮景這次真的是震驚了,老皇帝還有這麼硬氣的時候?這也太帥了!
太子南宮準點點頭,輕聲回複:
“九弟啊,父皇好歹也是天子,自然是有硬氣的時候。不過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九弟你知道太祖爺開國之後,咱們丹陽郡有多少人口嗎?”
“不知道。”
“那我告訴你,有不到5萬戶,大概15萬人。”
“什麼?!”
“你看,就這麼一點人口,耕地又少,也拿不出什麼像樣的資源出去交換糧食,如果不剿除山匪,把山裡麵的人口,耕地,銅礦,鐵礦拿到手裡,咱們大瀚就隻有等死的份了。”
說著說著,太子南宮準長歎一口氣,說道:
“根據戶籍上的記載,大乾末年的時候這丹陽郡還有13萬戶,60多萬人,現在26年過去,丹陽郡就隻剩下15萬人了……唉!這吃人的亂世啊。”
“這……”
看著一臉痛苦之色的小皇子南宮景,太子南宮準摸了摸他的小腦瓜,說道:
“九弟啊,如果你真有本事結束這混亂的世道,皇兄就把這太子之位讓給你,這天下已經苦了太久了,皇兄也想看看書裡所謂的太平是個什麼樣子。”
小皇子南宮景靜靜地靠在太子南宮準懷裡,聽著太子不斷地念叨從前的種種艱險與不易。
【要剿滅丹陽郡的土匪是很艱難的,所以下詔之前呢,瀚平帝南宮俞還是先詢問了一下丞相趙伏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