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來了嗎?好緊張!
丞相趙伏現在有點慌,因為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麼地方出現了失誤,導致了太子早亡。
蒼天保佑啊,彆是我出了什麼餿主意就好啊!
坐在另一邊,旁觀丞相趙伏雙手合十,祈禱上天保佑的小皇子南宮景不禁在心裡吐槽:
丞相這小動作還挺多的,又是自言自語,又是祈禱的。
誰能告訴我這怎麼回事兒啊,丞相麵上看著一副仙風道骨的,怎麼感覺不那麼正經呢?
算了算了,還是老實看天幕吧。
【朱家的家主朱泉到了之後呢,就對瀚哀帝南宮準說,我先前有眼不識泰山,不小心冒犯了先帝,釀下大禍。
如今國家有難,我願意以戴罪之身將功贖罪,率領朱家掌管的6千丹陽兵為大瀚助力!
瀚哀帝南宮準聽了之後非常感動,當即同意了朱泉的請求,讓他帶兵隨自己出征。
朱泉走了之後,瀚哀帝南宮準特意問了丞相趙伏一句,他說朱泉一反常態,主動提出幫助我們渡過難關,這其中會不會有詐呢?
我在這裡補充一下,朱家一直與大瀚相處的不太融洽,這裡麵的原因很多。
比如身為世家大族的朱家瞧不起泥腿子出身的南宮家;
朱家的子弟有不少死在瀚太祖平定丹陽郡的過程中;
瀚平帝派出的使者陶昭死在朱家等;
後麵大瀚安排在各地的官員在施政時有時會損害朱家的利益等,兩方勢力之間有很深的隔閡,導致了二者關係並不融洽。
那這裡就是丞相趙伏判斷失誤的地方了。
他認為啊,這是朱家見到大瀚的力量越來越強,對於整個丹陽郡的把控力度越來越深,由此心生無力,於是乎想要借著這次機會徹底地融入到大瀚的朝廷中。
聽了丞相趙伏的解釋之後,瀚哀帝南宮準心中再無疑慮,一門心思投入到軍隊出征上了。
與朱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沈家,麵對瀚哀帝南宮準派去的使者的請求,沈家是極其委婉的拒絕,並且絕不鬆口,不論使者怎樣勸說,沈家始終是不同意派兵支援。
瀚哀帝南宮準就認為啊,這是朱家深明大義,帶頭做出了表率,所以很欣賞朱家的做法。
於是呢,在派去沈家的使者歸來後,瀚哀帝南宮準就封朱權為平南將軍,帶著他的6千丹陽兵隨自己出征。
在這裡,丞相趙伏說的其實也沒錯,眼瞅著大瀚的實力越來越強,山地裡的匪患被剿滅了,內部也安定下來了,確實是個投誠的好機會。
他這次最主要的失誤就是漏算了,他隻考慮到自己國家內部的局勢,而沒有考慮到周邊的這幾個鄰國此刻的形勢。
而當時的形勢是這樣的,大瀚有三個鄰國,西邊是大武,西南邊是大陳,東南邊是大吳。
當然了,大瀚北部也是有人的,但是在那個時期,大瀚的北部還處於一片混亂的階段,沒有建立起一個穩定的國家或者政權,再加上整個大瀚最精銳的軍隊就防守在北部防線,所以基本不用擔心。
咱們說回這三個國家,大武,大陳,大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