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世祖南宮景看到群臣為之動容之後,覺得時機到了,是時候解決丞相趙伏、領軍的大將周幸及將士們護衛先帝不利的事情了。
瀚世祖南宮景先是對群臣說,你們都知道昔日晉宣帝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的故事吧。
當時是曹魏正始十年,權臣曹爽攜天子前往高平陵祭掃,晉宣帝司馬懿趁機起兵,控製了洛陽城,關閉城門接管禁軍,以切斷曹爽的退路。
為了徹底瓦解權臣曹爽的勢力啊,司馬懿就指洛水為誓,承諾不追究曹爽及其黨羽的罪責,僅解除其兵權。
曹爽得知後,因為顧念家眷所以無視了桓範的勸諫,輕信司馬懿的洛水之誓,最終交出權力,返回洛陽。
最終的結果是曹爽回城後,司馬懿違背了自己的誓言,立刻以“謀反”罪將曹爽及其黨羽,為日後司馬氏代魏奠定基礎。
但這件事還沒結束,若乾年以後,司馬家就得到了報應。
先是司馬家族從一個有名的長壽家族變得短命,司馬懿的後人司馬師,司馬昭相繼離奇身死,其後人建立的晉朝也禮崩樂壞,內亂不止。
再到後來,劉宋的開國皇帝劉裕派人屠滅了晉朝的皇室,也就是司馬家族。
從咱們後人的角度看,這是司馬家違背誓言的報應顯現了。
司馬氏以權謀奪人天下,最終也因皇權旁落而遭滅族之禍,這正是不遵守誓言的後果。
說完這番話之後,瀚世祖南宮景就問群臣,說你們知道晉朝的最後一個皇帝是誰嗎?
群臣回答:是劉裕所立的司馬德文,後來被劉裕以毒酒殺之。
瀚世祖南宮景點點頭,又問,那你們知道他最後是死在什麼地方嗎?
群臣回答:死在秣陵宮裡。
瀚世祖南宮景這時坦然一笑說,這不是巧了嗎,這秣陵宮啊,就在咱們大瀚境內!
我的六皇兄還被封為了秣陵王。
然後,他指著秣陵宮的方向說,司馬家族不遵守諾言的後果還曆曆在目,司馬家族最後一位皇帝就死在咱們大瀚境內的秣陵宮。
他說,這正是天意的指引,是上天告訴我用洛水之誓來解決這次的難題。】
小皇子南宮景:我是真的能扯啊,這都能找上關係,也是沒誰了。
太子南宮準:哇,九弟這麼聰慧的嗎?
群臣:九殿下手段果然高明,以後得小心些了,不然怕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瀚世祖南宮景就在眾臣的簇擁之下,遙指遠方的洛水為誓:
「朕以天子之尊,指洛水為誓:
丞相趙伏、將軍周幸及其麾下將士,昔因非意之失釀重罪,朕今赦其罪,不問既往。
他日諸卿若亦遭此不可避之失而罹過,朕必不加之罰。
汝等皆我大瀚忠良,有瀚一朝,今日所定利祿之配,終不可易。
朕今此誓,天地鬼神共聽之!
朕若負今日之約,食言改罰、易利祿之配,當遭天譴,國祚不永。
南宮一族若違此誓,或有貳心、亂大瀚綱紀,必蹈司馬氏篡權覆亡之覆轍,族滅無遺!
汝等既為大瀚之臣,當明此誓之重。
大瀚社稷在一日,今日所定,縱千秋萬代,亦不可改!」
瀚世祖南宮景立完誓後,大瀚群臣也免冠頓首,一起發誓道:
「臣等以天地為證,誓死效忠大瀚,若有背誓者,甘受誅族之刑,絕無反悔!」
咱們可以看到,這段誓言的內容很長,但是很好理解,那就是以今天的丞相趙伏和一眾將士為先例,因無心之失導致的錯誤,往後不予追究。